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资产评估学基础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继续使用假设

【答案】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反证,一般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继续使用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2. 功能性贬值

【答案】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超额投资成本是由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得相同功能的新设备的制造成本比过去降低,它主要反映为更新重置成本低于复原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超额投资成本”,也称为第1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运营成本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称为第II 种功能性贬值。

3. 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答案】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自评估基准日起未来预期的纯收益并通过适当的折现率(资本化率)予以折现,从而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它以预期收益原则为基础,采用以利求本的思维方式,即采用折现和资本化的方法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

4. 资产

【答案】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或作为资产评估客体的资产,其内涵更接近于经济学中的资产,即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给特定权利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其外延则包括了具有内在经济价值以及市场交换价值的所有实物和无形的权利。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资产必须是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②资产是能够给特定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可望给经济主体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 ③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也就是说资产价值能够运用货币进行计量,否则就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二、简答题

5. 请简述企业价值评估的涵义与特点。

【答案】(1)涵义:企业价值评估通常是指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者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

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2)企业价值评估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估对象是企业的权益价值,并不是承载企业价值的那些要素资产,以及那些要素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②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③在正常情况下,尽管企业价值的载体是由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组成的,但企业价值评估却是一种整体性评估。

6. 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折现率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案】(1)折现率确定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低于无风险报酬的原则。在存在正常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条件下,政府债券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是投资者进行其他投资时,在考虑和权衡投资报酬率时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如果折现率小于无风险报酬率,就会导致投资者将投资转存银行或购买无风险的国债,而不愿去冒险进行得不偿失的投资;②以行业平均报酬率为重要参考指标的原则。行业平均报酬率是衡量一个行业同类企业投资总额的平均净收益水平的指标,一般来讲,行业平均收益率会超过无风险报酬率。因此在确定被评估企业折现率时,应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作为重要参考指标;③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与收益额相匹配的原则。折现率或资本化率的确定和选取要与企业的预期收益相匹配。通常情况下,如果预期收益中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和其他因素(如税收)的影响,那么在折现率中也应有所体现;反之,如果预期收益中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在折现率中也不应单向反映。

(2)确定折现率应采用的方法

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资本的报酬率指被评估企业的权益资本的折现率,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公司的风险程度(P 系数)与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的乘积;②套利定价模型(APM )。套利定价模型认为,证券的实际收益除受市场证券组合变动的影响外,还要受市场中更多具有普遍因素的影响,如工业生产指数、短期实际利率、短期通货膨胀、长期通货膨胀、拖欠风险等;③累加法。用累加法估算股本收益率的思路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总要面临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行业风险的挑战,将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行业风险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加以量化并予以累加,就可得到资本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

7. 无形资产有什么功能特点?试述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程序。

【答案】(1)无形资产的功能特点包括以下四点:

①附着性:是指无形资产往往附着于有形资产而发挥其固有功能。即各种知识性的资产一般都要物化在一定的实体之中。

②共益性:无形资产区别于有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作为共同财富,由不同的主体同时共享。一项先进技术可以使一系列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一项技术专利在一

个企业使用的同时,并不影响转

让给其他企业使用。

③积累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像上阶梯那样地积累起来的, 它的作用往往建立在一系列其他成果的基础上。作为知识产品的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往往像跑接力一样承上启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特定的作用。因而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应考虑它的作用程度。

④替代性:在承认无形资产具有积累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另一面,即替代性。例如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一种工艺替代另一种工艺等,其特性不是共存或积累,而是替代、更新,一种无形资产总会被更新的无形资产所取代,因而必须在无形资产评估中考虑它的作用期间,尤其是尚可使用年限。

(2)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程序:

①明确评估目的。

②鉴定无形资产:a. 证明无形资产存在;b. 确定无形资产种类;c. 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③选择确定评估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④整理和报告,做出评估结论。

8. 应用市场法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运用市场法评估房地产价值应具备一些条件,主要有:

(1)要有充分的市场交易资料。从理论上讲,交易实例多,客观性好,较能反映市场正常的交易价格。要有充分的市场交易资料,就需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否则就很难收集到比较充分的市场交易实例资料,运用市场法就缺乏基础;

(2)交易实例与被估房地产之间应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或较好的可比性。相关性是指交易实例中的房地产与被估房地产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各种价格影响因素,相关性越大,可比性就越好,评估结果就越可靠。除必须考虑用同样性质的房地产作比较外,还必须注意被估对象与交易实例在地段、环境、结构等方面的可比性。

(3)交易实例资料及其来源必须翔实可靠。必要时还应对比较交易实例本身的有效性、可靠性作出验证,排除不合理甚至是无效的市场交易资料,以保证房地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9. 简述流动资产的评估程序。

【答案】流动资产的评估程序如下:

(1)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进行评估前,首先要确定被评估对象和范围,应依据资产业务所涉及的资产范围而定,只有纳入资产业务范围的资产才是评估对象。在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划清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界限;②核实待评估流动资产的产权归属。

(2)清查核实。在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基础上,需对评估流动资产进行清查核实,验证基础资料。对流动资产的清查核实往往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采用抽查核实的办法,抽查的数量与金额取决评估人员对企业自查情况的可靠性判断以及对抽查结果的可靠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