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汉英动结结构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动结结构,题元准则,直接宾语限制,题元等级

  摘要

动词能带几个论元,能带什么样的论元以及论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一直是语法理论的研究重点。管约论中的题元准则;题元的统一分配假设;题元等级说都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目标都在于找出论元结构的内在组织规律。动词与论元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由语义决定的,研究这两者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所谓的句法—语义的接口问题,对此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事件结构是如何投射到语言结构中去的,研究角度主要有两种,或从事件结构入手,或从句法角度入手,二者互为补充。本文以动结结构为切入点,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试图找出动结结构中的论元是如何组织的。之所以选动结结构是因为它是由两个谓词构成的特殊句式,与单个谓词的句式相比,在论元结构上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是研究语义与句法接口问题的比较理想的句式。这也是为何迄今为止对动结式的论元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不少专门的论著。通过对汉英动结结构的对比,我们发现在论元结构上两者存在“一同两异”。“一同”是指从表面看来汉英动结结构都违反题元准则,结构式中的宾语名词短语都被分配了两个题元角色,违背论元与题元角色一一对应的关系。“两异”分别指:第一,英语动结结构必须遵守“直接宾语限制”,而汉语动结结构可以不遵守。“直接宾语限制”规定动结结构的第二个谓词的题元角色只能分配给宾语,而不能分配给主语。汉语动结结构不受此规则限制,结果谓词能够将其题元角色分配给句子主语。第二,汉语动结结构允许违反题元等级的现象出现,本应充当宾语的受事往往可以做主语,这在英语动结结构中是不允许的。本文从句法角度对以上提出的“一同两异”作出了解释,并由此推得动结结构的论元结构。本文认为,汉英动结结构对题元准则的违反是表面上的,而实质上,论元与题元角色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没有被违反,结构式中的宾语名词短语只被分配了一个题元角色,另一个题元角色被赋予了PRO这个没有语音形式的论元。对于产生汉英动结结构的两个不同点的原因,本文认为其根源是一致的,可以归因于汉语和英语中词汇体特征的差异。动结结构中宾语名词短语的限定与否直接影响动词短语的体特征,从而关系到功能语类AspP的存在与否,导致两者在赋格上产生差异,由此本文不仅可以解释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动结结构在遵守直接宾语限制上的差异,而且还能解释汉语中同一个动结句为何可以遵守直接宾语限制也可以不遵守直接宾语限制,从而引起的歧义现象。至于汉语中的动结结构为何能违反题元等级这个问题,本文认为首先这个在以往文献中提出的问题问的不对。在稍微修改了一下题元等级的内容之后,本文认为汉语动结结构中存在的受事做主语是自然的现象,因为在这类动结结构中的受事同时也是事件的引起者,是事件的开端。在这个意义上,受事和施事在事件结构中的角色是一样的,因此,施事能做主语,受事也能做主语。于是问题转变为为何英语中动结结构的受事不能做句子主语。本文认为原因是英语动结结构必须遵循直接宾语限制,不能生成结果谓词的题元角色直接指派给主语的句子,而生成这样的句子是生成受事做主语的动结结构的必要的一步。因此产生了汉英动结结构的第二个差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