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648经济法学之《经济法》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经济法实现的社会自治性机制?
【答案】(1)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社会自治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复归,取代国家权力和法律的部分功能。社会化促使中间阶层及其自治功能显现,其背后隐含的具体化、现实化和民主化价值取向,归结为社会以日常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自治、自律机制。
(2)社会自治缓解了传统私法调整内含的当事人对立、冲突及其与国家公权力运作之间的紧张状况。适应对新型社会化经济关系调整的需要,自治组织享有在社团章程范围内对其成员相关事务的管理协调权,以及对成员间纠纷的决定和裁处权。社会自治则侧重于事先、积极主动的管理协调。
(3)即使在当代最发达的社会,也还是利益分化、冲突的社会,建立在成员的认同和归属感之上的自治是局部的,法律和公权力对社会自治的介入、保障仍是必要的。局部的自治表明它具有私的一面,需由公权力(包括法律和司法)加以审查、认可或纠正:另外,自治延伸了法律的作用范围、力度和深度,弥补了法律的不足。
2. 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
【答案】(1)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
不正当有奖销售,又称不正当奖售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而进行的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的一种促销手段,正当的有奖销售,法律是允许的; 而不正当的有奖销售,不仅会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而且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危害公序良俗。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加以禁止。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
不正当有奖销售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欺诈式的有奖销售、不当推销的有奖销售和高额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具体表现形式:
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此外,立法应当对实践中存在的非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行为作适当限制。
3. 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体系如何?
【答案】(1)中国经济法的体系
按照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内在逻辑,经济法可分为经济法主体制度、公共经济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三个部分。
①经济法主体制度
a. 经济管理主体。既包括承担经济管理职能的传统上的政府及其部门,也包括新型的专门委员会。这些主体的职能与经济法密切相关。
b. 特殊企业。经济法小调整普通市场主体的法律主体资格问题。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关系并依据经济法取得法律主体资格的,主要是指具有公私融合性的特殊形态企业,它们主要包括进行特定的政策性、公益性经营的企业。
c. 社会自治组织。自治组织在国家和普通市场主体之间承载着协调经济运行和监管的功能。 ②公共经济管理法
公共经济管理法是经济法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从理论上可以将它分为综合职能管理法律制度和行业管理法律制度两个部分。从宏观和微观统合的公共经济管理角度,可以体现经济法研究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在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将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区别开来。
③经济活动法
经济活动法,是指国家维护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及其秩序的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法调整的公私交融性质的经济活动,主要和首先是调整有国家意志直接参与其中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法律制度就是经济合同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法与竞争法是“姐妹法”,竞争法是从生产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角度,消费者法是从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关系的角度,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2)中国经济法学的体系
经济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一一经济法主体制度、公共经济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作为分则,加上经济法总论,即构成经济法学体系。还可适当加入有关指导经济法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中外经济史、法制史和思想史等内容。
4. 简述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答案】(1)消费者的权利,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领域中所具有的权能,它是消费者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即在法律保障下,消费者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列举了消费者九大基本权利,如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获赔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结社权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据此,消费者不但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是符合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而且有权要求经营者在其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保障其人身、财产的安全。
(2)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益。保障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
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由于消费者取得商品和服务是用于生活消费,因此,商品和服务必须安全可靠,必须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会损害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为保障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实现,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安全保障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身安全权,人身权是我国宪法、民法等法律赋予公民最基本的生命安全权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权; 二是财产安全权,消费者的财产不受损失的权利。
(3)为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的实现,经营者应当注意:
①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②对于暂时没有标准的,应当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要求;
③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商品和服务,要事先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且表明或者说明正确的使用方法;
④发现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严重缺陷,即使消费者采用正确使用方法仍可能导致危害的,应当及时告诉,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论述题
5. 经济法的体系可以划分为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与经济活动法,请举例简述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划分的相对性。
【答案】(1)法和实际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整体,任何法律部门的划分和一个法律部门的内部划分都是相对的,体现出“主、客观统一”的特征。例如,之所以将经济活动法划分为一类,是考虑和强调相应经济关系中的市场因素或平等关系,而从宏观调控管理和市场规制的角度出发,达不到此种效果。
(2)经济法的体系按照经济关系及经济法调整的内在逻辑,可以划分为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与经济活动法。其中,企业法是经济法体系的起点,管理法是经济法的核心,经济活动法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的这三个部分不可能截然区分,而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
例如,经济组织法与公共财政及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紧密相关,并由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而又与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其人事管理相衔接、重合; 经济管理法也与特殊企业和国家从事经济活动及政府经济合同等密不可分; 而经济活动法也涉及产业政策、财政制度、竞争政策等公共管理的内容。这是基于一定标准、从一定角度出发所作的相对合理、明确的划分。第五章经济法的主体
6. 试论经济法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答案】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史早己证明,市场也会失灵。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信赖市场调节的自由经济。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途。经济法是一部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平衡协调的法,在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声场经济秩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力面:
(1)规范和促进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转型,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基础的保障。 ①经济转型首先是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在资源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