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632生物综合(生态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辅助病毒。
【答案】辅助病毒是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拟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
2. 同步生长。
【答案】同步生长是指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3. 二倍体。
【答案】二倍体是指含有两套功能相同的染色体的细胞。
4. 溶源性。
【答案】溶源性,又称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5. 反硝化作用。
【答案】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广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硝酸还原成
原成N 2的过程。
6. Ashby 氏无氮培养基。
【答案】Ashby 氏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糖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等细菌。
并进一步还原成乂的过程,因而把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也包括在内了。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亚硝酸还
二、填空题
7. 自然界的碳素循环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过程。 【答案】的固定;的再生
8. 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_____,具有_____,而没有_____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免疫原性 【答案】完全抗原;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9. 用于微生物大规模液体培养的发酵罐,其主要作用是要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最适培养条件。
【答案】丰富均匀的养料;良好的通气和搅拌;适宜的温度和pH ; 能消除泡沫;防止杂菌污
染
10.酵母菌中,有性生殖可以产生的孢子有_____孢子或_____孢子。
【答案】子囊壳;长棒状
11.实验室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照配方称取药品;将药品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后加热煮沸;将琼脂按量称取后用水浸湿;将浸湿的琼脂加入煮沸的营养液中;待琼脂全部融化后调节pH 值;补充损失的水分;分装培养基入不同的容器中
12.在ED 途径中,有一个关键的、称作_____的六碳化合物,它经_____酶分解后,可产生_____和_____两种中间代谢物。
【答案】KDPG ; KDPG 醛缩;甘油醛-3-憐酸;丙酮酸
13.E.coli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它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组成的区别在于_____和_____。
【答案】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肽间桥;四肽上的第三个氨基为DAP ;肽间桥为肽键
三、简答题
14.污水处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微生物培养过程,试从微生物的基质利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与微生物的工业发酵进行对比。
【答案】污水处理从微生物的基质利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与微生物的工业发酵的比较: (1)基质利用
污水处理和微生物工业发酵的基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样的,工业发酵的基质是人工配制的易于为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而污水处理中的营养物则是污水中各种有机物,有的易于利用,而有的是难降解的。
(2)培养方式
工业发酵一般是不连续的批式培养,而污水处理是连续进行的。
(3)培养目的
工业发酵的目的是收获有用的代谢产物,产物可以存在于发酵液或菌体中,而污水处理的目的一般是使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降低其中的有机物含量,其目的主要在净化方面。
15.简述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答案】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有:
(1)大肠杆菌是埃希氏菌属的模式种。
(2)化能有机营养,兼顾呼吸和发酵两种产能系统。
(3)肠道内正常菌群,合成维生素B 、维生素K 供人体利用,产大肠杆菌素,可抑制肠道内痢疾杆菌等致病菌和腐生菌的孳生。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膀胱等泌尿系统的肠外感。
16.食品为何易发生霉腐?如何预防?
【答案】(1)食品发生霉腐的原因:
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形成极大数量的群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变质。
(2)防止食物变质的主要措施有:
①低温,利用以下的各种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加入除氧剂等方法,使需氧微生物不能真长生长;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气或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防止它们霉腐;
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⑤高酸度,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是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杂菌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物;
⑦加防腐剂。
17.察氏培养基的组成为:蔗糖:30g ,磷酸氢二钾:1.0g ,硝酸钠:2g ,硫酸镁
0.5g , 氯化钾:0.5g , 硫酸亚铁:O.Olg , 蒸馆水:1000ml 。
(1)该培养基的C 源,N 源各是什么物质?
(2)除C 源和N 源外的其他物质起什么作用?
(3)该培养基为什么不加生长因子?
【答案】(1)该培养基的C 源物质是蔗糖,N 源物质是硝酸钠。
(2)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为该培养基提供矿质营养。蒸馏水提供水分。
(3)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生长因子,故无需添加生长因素,该培养基所培养的微生物为野生型。
18.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 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合理调整?
【答案】(1)规律: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中往往以变酸占优势,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pH 会逐渐下降。pH 的变化还与培养基的组分尤其是碳氮比有很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培养各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显著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明显上升。
(2)调整:调解pH 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两大类,如下表:
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