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正迁移与负迁移

【答案】迁移指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力一式等学生经验对于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叫做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2. 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答案】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根据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特点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如填空、改错、多选等。

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如听力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

3. 水平测试

【答案】水平测试是指以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个具体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特定的教材为依据的测试。水平测试主要测试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对第【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

二语言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包括工具动机和综合动机。工具动机指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综合动机指学习者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二、简答题

5. 1994年12月“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纪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的召开背景

近年来我国涉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内涵等问题上便产生了某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本身一也产生了某些怀疑。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方向出现了摇摆。在这种背景下,召开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

(2)《纪要》的主要内容

①座谈会经过坦诚的切磋,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达成共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明确了对外汉语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

涵,维护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惟一性、稳定性和严肃性。

②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

会议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十同一学科。”从而摆正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6. 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 【答案】我不同意“有错必纠”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并不意味着任何错误都可以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分清失误和偏误

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2)对偏误要分清轻重缓急,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

(3)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7.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指什么?

【答案】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主要是为课程定性、定位,阐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或主要的特点。

(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主要是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具体任务,明确课程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各个项目上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要求。

(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主要是从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技能、话题、知识等不同角度确定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

(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主要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的或主要的环节提出具体的建议,并对每个环节的教学提出具有典型意义和广泛适应性的方法。

(5)对测试进行规范。主要是对测试原则、测试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进行规范。课程规范一般还针对该课程的某个或某些具体教学单元提供参考教案。

8. 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智力发育健全,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其学习外语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主要包括:

(1)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

(2)己有的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迁移作用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己经掌握了第一语言。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包括正迁移或负迁移。

(3)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各异,主要包括考试、求职、专业、喜欢、加入另一社团等。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9. 举例说明什么是分立式测验? 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案】(1)分立式测验的内涵

分立式测验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验,它把语言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等不同的语言要素或语言点来测。分立式测验中的一个项目只测试被试对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要素是否掌握

例如了解被试者是否掌握某一种语法结构,是否认识某一个单词,是否会写某一个汉字。很多语言测验(如TOEFL.HSK 等)都包含分立式测验的部分,如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的第二部分“语法结构”就是典型的分立式测验,这一部分一共有3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别测试一种句型结构或一个虚词,考生在这30个题目上的总得分被看成是其语法知识水平的体现; HSK (初中等)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小部分“词汇”也是分立式测验,一共有20个题目,每题测试一个单词。传统的课堂测验很多也是分立式的。分立式测验往往采用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题型,因此评分客观、准确、可靠。从测验编制的角度看,分立式测验命题针对性强,测试点容易明确。

(2)分立式测验的理论基础

分立式测验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验。

10.《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答案】(1)《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特点

①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和统一的教学水平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因此,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和统一的教学水平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本质特征。

②注重个体差异性

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学习时间和学习结果的不同,其达成的汉语水平和汉语能力自然不同,相应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据此可以把汉语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三等五级:即初等水平、中等水平、高等水平;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

准、五级标准; 初等水平含一级和二级标准,中等水平含三级标准,高等水平含四级和五级标准。

③实用性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对各水平等级的语言内容作出的明确规定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