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F148语文学科及教学综合基础之现代汉语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2.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3.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4.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5.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6.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7.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8.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二、简答题

9. 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

【答案】甲: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住。

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

乙:③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

④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③表示“只同他说过”,没有同别人说过。

④表示“只说过这个问题”,没有说过别的问题。

10.审查下面字音结构表,指出每个错误分析的原因,并把正确分析填上。

【答案】y 、w 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零声母音节中,开头的是韵头i 、u ,则换y 、w ,开

头是韵腹i 、u ,则加y 、w ; 开头是ü则加y 并省掉ü上的两点。在进行音节分析时必须将隔音字母换回音节要素原貌。

tui xiu lun 都是韵母的省略形式,都省略了韵腹字母,必须写出韵母原貌。

gong 的韵母以io 代ü,gong 的韵母o 代u ,都须还原。

11.下列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及各句法成分之问的语义关系是否相同? 请加以分析并阐述理由

(1)老师知道我喜欢唱歌。

(2)老师指导我怎样唱歌。

【答案】(1)上述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不相同

第一句是主(老师)谓(知道)宾(我喜欢唱歌)结构,同时主谓短语(我喜欢唱歌)做宾语。

第二句是兼语句,“我”既做动词“指导”的宾语,又做“怎样唱歌”的主语。

(2)原因

上述两个句子分别是兼语句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二者的的区别是:

老师知道我喜欢唱歌。一一老师知道V 我喜欢唱歌一一老师知道以前我喜欢唱歌

老师指导我怎样唱歌。一一*老师指导V 我怎样唱歌一一*老师指导以前我怎样唱歌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者的区别是:

①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兼语句(第二句)在第一个动词后不能有停顿(V ),不可加状语; 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第一句)可以。

②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以一件事(人和动作); 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动词无使令意思,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