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国际经济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际升值
【答案】实际升值是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际汇率下降所引起的一国货币币值的上升。当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则实际汇率下降,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上升了。当两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汇率变化时,名义汇率的下降也将引起实际汇率的习。这样,一国由于名义汇率上升而使本币名义升值,也意味着本币的实际升值。对国内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増加会促使本币的长期实际升值,外国产品供给的相对扩大则会使本币对外币长期实际升值。
2.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于说明减少一种商品的产出量可以増加另一种商品的产出量的可能性。在曲线之外的任何点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的点都可以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由原点向外凸出。
3. 局部均衡分析
【答案】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它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简化对于微观经济分析来说是合理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局部均衡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单个商品或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因而是微观经济学中基本的分析方法。
4. 资产不完全替代
【答案】资产不完全替代与完全替代相反,是指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不是完全替代品,在均衡时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导致资产不完全替代的主要因素是风险。如果不同币种的债券有不同程度的风险,有时投资者宁愿持有预期收益较低,但风险也较小的债券。同样,只有当预期收益相对较高时,他们才愿意持有较高风险的资产。
5. 货币总需求
【答案】货币总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状况下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
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用作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1)货币总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3)现实中的货币总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货币总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名义货
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
6.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HPAEs )
国工业。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经济増长速度惊人,一些国家的年增长率超过
为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high )。 【答案】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来发展本世界银行称之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可以简单地归功于外向型贸易政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占GDP 的比率如此之高是贸易政策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的证据并不十分有力,因
为很难衡量的高贸易比率在何种程度上应归功于自由贸易政策。同时,的高贸易比率既是经济成功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个结论意味着,即使存在着出口快速增长与整个经济迅速増长的相关性,这种关系并不一定证明自由贸易政策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
些经济学家认为的成功是政府采取综合的产业政策的结果。这些产业政策不仅包括关税、进口限制和出口补贴,还包括像低息贷款和政府支持研究开发等一些更为综合的政策。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除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外,
蓄率和教育的进步。
7. 国际贸易谈判成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的原因,尤其是高储
【答案】国际贸易谈判实际上是一种对话,是指谈判双方讲明自己的情况,陈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讨价还价,并最后达成协议的过程。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谈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对妥善处理好谈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公平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协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谈判遵循求同存异和实现双赢的原则,双赢的谈判应该符合的标准是:谈判要达成一个明智的协议、谈判的方式必须有效率、谈判应该可以改进或至少不会伤害谈判的各方的关系。
8. 可兑换货币
【答案】可兑换货币是指可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的货币。它通常是指一种外汇管理制度,是相对于外汇管制而言的,而不是指这种货币本身的属性。可兑换货币可作为国际业务结算的手段,而那些价值比较稳定的可兑换货币还可作为一国外汇储备的构成。可兑换货币要具备的条件有:①对国际经常项目往来的支付和资本流动不加限制,没有歧视性货币措施;②不得施以多种汇率制度;③如果其他国家提出要求,有义务以对方可以接受的货币或黄金,购回对方经常项目往来所结存的本国货币。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货币,则称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别:一种是完全的自由兑换;另一种是有限制的自由兑换,或是对资本项目实行外汇管制,只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或是对经常项目的支付施以某些限制。
二、综合分析题
9. 石油在世界市场上出售,并且通常是以美元标价。日本的新日铁化学集团为了生产塑料以及其它产品必须进口石油。那么当日元兑美元贬值时,集团的利润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答案】当日元相对于美元贬值,集团的成本上升,这减少了利润。另一方面,如果它向美国出口产品,它能増加曰元价格(而不改变美元价格),因此也许有一些补偿性影响。但是,总体上说,一家企业有巨大的进口成本并不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
10.为什么欧洲货币体系将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传递给货币疲软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能増加欧洲货币体系汇率的稳定性?
【答案】EMS 汇率的稳定性取决于成员国中央银行维持该国货币稳定的能力。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数量会影响其维持货币稳定的能力:外汇储备量越大,中央银行就能更好地维持货币的稳定。在货币遭到攻击时,通过在手头保留更多的储备,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能够帮助货币疲软国的中央银行维持其货币币值的稳定。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知道有充足的储备足以维持一个疲软货币时,他们将更倾向于不对这种疲软货币进行投机性攻击。
纵上所述,EMS 将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传递给货币疲软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能增加欧洲货币体系汇率的稳定性。
11.假设预期实际利率在美国为每年何变化?
【答案】根据利率平价条件,可得:
在欧洲为每年。请问在下一年度,美元/欧元汇率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