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华大学F0701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本位制
【答案】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复本位制的对称是“单本位制”,即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18〜19世纪长期采用复本位制,其共同的特征是:①通过法律,以一定成色、重量、形式(铸币)的金和银作为价格标准或货币单位。②金币和银币均有法定的无限清偿能力。③金币和银币均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和自由输出入。④金银两种铸币可以自由兑换,其他通货也可任意兑换成金币或银币。
复本位制有四个优点:①造币材料丰富,足值货币的供给不虞短缺。②金、银价值不同,可以分别适应大、小额交易的需要。③两种金属的实际价值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补偿,货币价值总的说来比单本位制时稳定。④比单本位制更易于维持对用金、用银和其他复本位制国家的汇率。
2. 福利恶化型增长
【答案】福利恶化型增长是指使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由于一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可能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非常强的出口偏向型,那么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可能抵消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福利水平绝对下降。一般认为,福利恶化型增长的假设条件过于极端,它只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际可能发生的现象。
3.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利益。一个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获得诸多利益,其中包括:①本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分工的深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在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即获得生产利益;②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和国民福利水平,即获得消费利益;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克服国内垄断、实现规模经济以及学习效应的发挥等。总之,一国参与国际贸易能够从总体上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
4. 污染避难地
【答案】由于国际贸易的原因,贸易活动本应在环境控制较严格的国家进行,但是贸易却转到了环境控制较松的国家进行,因为环境控制较松而吸引了大批污染工业移入的国家和地区就被
称为污染避难地。
5. 外部平衡
【答案】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相协调的状态。主要指标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没有大量的赤字或盈余。其与内部平衡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
6. 要素流动
【答案】要素流动是指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具体包括劳动力流动、国际借贷和证券投资等形式的短期资本流动,以及跨国公司进行的长期投资等。就经济本身而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商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政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远比商品的国际流动困难和复杂。如今,商品的国际流动越来越便捷,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还有很多限制:大多数国家仍对移民做出严格的限制,东道国对国际资本短期流动的投机性和冲击力提高了警惕,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领域和股权比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等。
7. 外汇交易市场
【答案】外汇交易市场是指以各种外汇金融机构为中心,由外汇需求者和供给者组成的、进行外汇买卖的场所或交易网络。外汇市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抽象的外汇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各方凭借电传、电报、电话、电子信箱等通信手段与各种外汇机构联系,进行外汇交易。例如,美国的纽约外汇市场、瑞士的苏黎世外汇市场和英国的伦敦外汇市场。另一种是具体的外汇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大都位于金融中心所在地,由从事外汇业务经营的双方在每个营业日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外汇交易。例如,法国的巴黎外汇市场、德国的法兰克福外汇市场、意大利的米兰外汇市场等。外汇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中央银行、进出口商和其他外汇供求者。
8.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答案】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是指,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进一步恶化,但是由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所引起的货币危机。在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中,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设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为利息收入和因汇率改变而产生的资本收益支付
即不对资本收益征税,这时的情况又会怎样?
【答案】假设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为利息收入和因汇率改变而产生的资本利得支付
的税,这项税收会对利率平价条件的分析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此项税收只针对利息收入,而不适用于资本收益,的税,利
率平价条件的每一项将乘以因此,这项税收对利率平价条件没有影响。
来自资本利得的外如果不对资本利得征税,
则利率平价条件中的预期贬值项将除以
国收益项将大于利息支付。
10.为什么相对购买力平价有可能在长期更容易成立?(考虑一下国际贸易公司对可贸易商品存在的巨大和长期持续的跨国价格差异可能会做出怎样反应。)
【答案】如果市场是相对分割的,那么汇率的暂时变化会导致与购买力平价的更大的偏离,即使是对可贸易商品来说。在短期,企业不能通过打开新的贸易关系或分布渠道来对此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如果可贸易品的购买力平价有持续的偏离,我们会指望企业试着增加高价市场上的产出。如果他们这么做,这会降低那里的价格,使得价格水平向购买力平价变化。
11.评价下述情形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相对重要性:
a. 世界上大部分的铝是由挪威或加拿大冶炼的。
b. 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西雅图生产。
c. 美国和日本生产了大部分的半导体。
d. 大部分苏格兰威士忌产自苏格兰。
e. 许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自法国。
a.
b.
c.
d.
e.
【答案】a. 体现了规模经济。相对少的生产地点说明了生产中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如果这些企业的产量足够大的话,那么生产中也可能存在大的内部规模经济。
b. 体现了规模经济。因为在飞机的生产中规模经济非常重要,所以飞机是由少数(不完全竞争)企业集中在某些地点进行生产。如波音飞机的生产就是在西雅图进行的。
c. 体现了规模经济。因为在半导体的生产中外部规模经济非常重要,所以半导体企业倾向于集中在某些地方生产。如果因为一些历史性的原因在某个特定地方进行半导体的生产,那么这个国家的半导体出口是因为规模经济而不是比较优势。
d. 体现了比较优势。只有苏格兰出产“真正的”苏格兰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的生产需要一种极为熟练的蒸馏技术,具有这种技术的工人集中在苏格兰地区。另外,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适合使用当地谷物来进行生产。所以,这反映了比较优势。
e. 体现了比较优势。法国具有别处不可比拟的气候条件与土地的特殊组合方式。这在葡萄酒生产中形成了一种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