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南亚国际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又构成了南亚区域国际关系的主线。印巴关系不仅是印巴两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的核心问题,更牵动着世界各行为主体南亚政策的调整。1947年印巴分治后历经三次印巴战争,加上一直受到各种常发及突发事态的考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长期处于僵持状态,这已成为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安全依存和文化交流的严重障碍。2003年以来,印巴通过一系列实质性措施逐步改善印巴关系。据此,本文尝试对新世纪印巴关系的改善标志和进程做一细致分析,阐明其改善的原因,探讨中国在印巴关系改善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并试图分析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因素。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新世纪印巴关系改善的标志性事件和印巴关系改善的进程。2003年巴印分别提出改善双边关系的8项信任措施和12点和平建议,拉开了新一轮印巴关系缓和的序幕;2004年南盟首脑峰会举行,通过了《伊斯兰堡宣言》,并签署了旨在减少贫困、保护环境、打击恐怖主义和加强合作等的诸多文件;2005年印巴双方成功实现了“巴士外交”和“板球外交”;2007年互换核设施清单,并就裁减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进行对话。印巴关系逐步改善。 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新世纪印巴关系改善的原因。印巴两国改善僵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关系,是新世纪国际形势变化的必然产物,印巴关系缓和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大背景;是印巴两国政府和人民在新的时代主题下的理性选择;是美国南亚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911”事件后,美巴结盟、苏印事实结盟的态势逐渐改变,印巴两国同时成为美国及其它世界大国角逐的对象,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印巴和解;是两国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需求;印巴和平也是中国对印巴双方影响的结果。 第三部分,深入论述了中国在印巴关系改善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对印巴关系的改善起了促进作用;中印关系的改善为印巴关系的改善起了带动作用;而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科技实力雄厚、文化辐射力增强,这些都为印巴提供了借鉴;再者,中国用多边机制处理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国际纠纷的做法为印巴和解提供了典范。 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印巴关系改善中的障碍因素。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印巴关系的死结,双方互不相让,并为此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新世纪两国在卡吉尔地区又差点走上战争的边缘,这一问题也是印巴关系的根本问题;民族和宗教冲突不断,印巴对抗,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历史和宗教的对抗,三次印巴战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历史和宗教冲突的影响;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使这一区域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一大火药桶,印巴之间的很多冲突就因恐怖主义而起;印巴两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争夺资源、对外战略上摩擦不断等一些现实问题;加之美俄双方的外部影响,印巴关系改善的道路并不会平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