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政治合法性视野下的地方政府形象研究

关键词:政府形象 政治合法性 合法性危机 政府形象建设

  摘要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在于公众对政治统治的认同,而这种认同作为一种态度,其产生的前提是政府形象的形成。政府形象可以分为体系形象、过程形象、政策形象和理念形象四大系统。四大系统相互影响,其中理念形象是核心,贯穿于前三个形象系统之中。政府形象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看待。从静态方面来说,政府形象一旦形成,它的性质和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政府形象的好坏影响着政治合法性的强弱。动态上来说,政府形象变化情况也反映出政治合法性的变化情况。进行政府形象建设是解决政治合法性危机、寻求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当前地方政府形象总体上好的,但是在体系、过程和政策几个层次上还存在着某些待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正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障碍,有可能会造成政府体系认同危机、过程认同危机、政策认同危机、政治文化认同危机和执政党认同危机。
要避免或解决上述种种危机就要采取切实措施来改善政府形象。正文的第三部首先提出相比较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形象策划、政府形象管理三种表述而言,政府形象建设是最适合的表述。其次指出了当前的地方政府形象建设存在的误区。并且认为要想使政府形象建设收到实效,就要对政府形象建设的目标、依靠力量和建设视角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要能够起到巩固和增强而不是削弱政治合法性的效果,政府至少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坚强有力的政府;2)有限政府;3)服务型政府;4)精简高效的政府;5)法治政府; 6)公平正义的政府;7)廉洁节约的政府;8)责任政府。执政党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各级政府是实施政府形象建设的主要力量,广大公众是政府形象建设重要的外部推动力量。形象建设应该要把政府本身的完善与对公众的引导和教育结合起来,把形象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结合起来。
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形象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地方政府形象建设至少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以执政党建设带动政府形象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政府权力的分配和制约制度;三是加强具体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创新;四是重视地方政府官员的素质建设;五是各级政府应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施政的重中之重;六是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七是努力培养具有权利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特别是在第三条基本途径中建设性地提出应该拓宽问责制的应用范围,将问责制扩大为考核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项制度安排,而不是在重大事故和严重后果出现之后才启用的一项制度。
本文尝试着从政治合法性角度对政府形象进行一个全新的阐述。作此文的目的,大而言之,是希望能将当前对政府形象建设的关注重心从注重形象的传播技巧转向注重政府自身的完善,从注重政府建筑物等的外观的美化转向注重政府制度、人员素质、政府绩效等内在因素的完善。小而言之,则希望至少能够引起人们对政府形象建设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