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评价中心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异促效应。
【答案】异促效应是指非底物分子的调节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2. 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是指克里克为解释tRNA 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以为,反密 码子的前两个碱基(
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
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
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 子中第三个碱基,
在与密码子上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3. 氨基酸代谢池(amino acid metabolic pool)。
【答案】氨基酸代谢池是指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
4. SAM 。
【答案】SAM 即S_腺苷甲硫氨酸,是重要的活化甲基供体。
5. 单核苷酸。
【答案】单核苷酸是指核苷与磷酸缩合生产的磷酸酯。
6. P/0。
【答案】磷氧比是指经电子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或者是生成A TP 的分子数)。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 磷酸化生成A TP 。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 TP 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0)。如NADH 的磷氧比值是2.5,磷氧比值是1.5。
7.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
【答案】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成分,种类很多,分子结构一般由外层专一性寡糖链、中心多糖链和脂质三部分组成。
第 2 页,共 30 页
的
8.
冈崎片段
【答案】
冈崎片段
合成的一组新的短为
是指在
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从链的模板链
个核苷酸残基。这些新的短
片段
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閃崎片段长度
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个核苷酸残基,
而原核生物的长度为
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冈崎片段的发现为
二、问答题
9. 什么是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激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这两种酶的作用特点和性质有什么不同?
【答案】(1
)激酶(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
)是指催化磷酸基团从)作为辅因子。
转移到受体分子的酶,属于转移酶类,
(2)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能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点。譬如,己糖激酶广泛存在,专一性不强,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且受到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别构抑制;葡萄糖激酶只作用于葡萄糖,对其亲和力不高,只在肝脏细胞中存在,不受6-磷酸葡萄糖抑制,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10.在体外无细胞复制体系中,如果用
【答案】
将添加在RNA
引物的
无法对下一个核苷酸的磷酸亲核进攻。
11.简述尿素循环的过程和发生部位。
【答案】尿素循环的过程:
(1
)在线粒体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将氨和
(2)合成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形成瓜氨酸和磷酸;
(3)瓜氨酸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与天冬氨酸生成精氨琥珀酸,然后精氨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酸被水解生成鸟氨酸和尿素。
总反应为
:
进行。
12.什么叫别构效应?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别构效应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答案】别构效应是指生物体中具有1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在不同生理过程中,当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后,不仅该亚基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随即引起其他亚基在立体结构上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改变蛋白质生物活性的现象,别构效应是生物体代谢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
它们都是多次折叠卷曲起来的肽链。两个为链,
两个为链。以
第 3 页,共 30 页
取代ATP ; 对DNA 复制会有什么影响? 端,导致末端终止,使DNA 复制受阻,因为
发生部位:前两步在线粒体中进行,可避免氨进入血液引起神经中毒,后续步骤在细胞质中
表示。脱氧血红蛋白由于分子内可形成八对盐桥,分子的构象受到约束,较为稳定,因而和氧的
结合能力弱。当一个
亚基和暴露出来,
使得一个增加另一对
结合后部分盐桥被破坏,某些氨基酸发生移位,与氧结合点随即
的亲和力增加,
而当这一对
亚基与
结合后,就
亚基构象改变,
对
亚基构象改变的程度和对氧的亲和力,使得后一对亚基与氧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加五
倍。氧合后,血红蛋白构象发生很大变化,使得氧合能力大大提高。
13.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浓度可以被人为地改变。预测下列几种物质浓度的变化对糖酵解有何影响?
(1)细胞里缺乏无机磷酸。
(2)无氧的条件下在无锌的培养基中生长。 (3)二羟丙酮磷酸被用去合成脂肪和磷脂。
【答案】(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以无机磷酸为底物,
缺乏
甘油酸-1,3二磷
酸将不能形成,糖酵解反应将“止步”于此。于是甘油醛-3-磷酸因为葡萄糖的持续氧化而堆积。在丙糖磷酸异构酶的催化下,甘油醛3-磷酸转变成二羟丙酮磷酸,在醛缩酶的催化下,甘油醛-3-磷酸与二羟丙酮磷酸缩合成果糖-1,6-二磷酸。于是,细胞最终出现甘油醛-3-磷酸、二羟丙酮磷酸和果糖-1,6-二磷酸堆积。
(2
)酵母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酒精发酵再生所以缺乏它将导致酒精发酵受到抑制,
于是
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最终的结果与缺乏是一样的。
(3)二羟丙酮磷酸被其他代谢途径使用,将减少进入糖酵解的甘油醛-3磷酸的量,从而使糖
酵解产生的量减少。
14.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底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体内的丙酮酸脱氢酶(PDH )受到严格的调控?
【答案】底物:
丙酮酸、
乙酰 15.
和
产物:
乙酰
PDH 受到严格的调控,这是因为它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而且处于代谢的中心位置。一旦
生成,就不能净转变成丙酮酸。 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答案】
果糖磷酸激酶是
浓度高,反而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途径是分解代谢,总的效应是放出由于锌是乙醇脱氢酶活性所必需的,
甘油醛-3-磷酸脱氢
不能再生。如果没有
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
,
能量的
,浓度高表明细胞内能荷较高,因此抑制果糖磷酸激酶,从而抑制EMP 途径。
16.用AgN03对在10ml 含有l.O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0ml 酶液中含纯蛋白质
:
第 4 页,共 30 页
求
设该酶最低分子质量为2,
则
所以,
该酶的最低分子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