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现代教育将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其意义在于进一步认识并加强数学的教育功能,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注重数学教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体现。如何使数学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以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是从事数学教育的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落实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理论层面上讲,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具体的落实数学德育功能的方法,形成了体系性非常完善的相关理论;
从实践层面上讲,本课题主要通过诸多实验,列举具体课堂实例,为一线教师贯彻课改精神,进行素质教育,提供鲜活的实践经验。
第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缺失的原因。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数学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没有重视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其次,学校在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落实方面存在管理缺陷
最后,可供数学教师参考的相关理论较少。
第二,文章介绍了德育的内涵、德育功能的内涵及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内容。
第三,落实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方法
首先,落实数学德育功能的关键性问题——转变教师的观念
数学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精神、态度、思想、方法, 既要从宏观上保证德育的基本内容,又要从微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落实数学德育功能的技术性问题——掌握具体方法
标题法。标题法具有清晰性、易接受性、可转化性、易借鉴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发展与变化等辩证思维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事例法。我国古代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得我国的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用数学史中事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思想品德教育。
实践法。尽管数学知识是抽象和概括的,但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德育因素与机会。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选取一些适合学生操作的课题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欣赏法。从美学的角度运用审美的观点把数学中的千姿百态的美有机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欣赏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情境法。通过一节课例分析介绍如何运用情境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其合作、民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最后,落实数学德育功能的保障性问题——落实学校对学科德育的管理
要针对学科德育教育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对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实施德育教育宣传和监督管理。
第四,实验研究。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考试测评等方法对研究的理论进行检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