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六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赤拟谷盗,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摘要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6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成虫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和奈氏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聚类(UPGMA),分析了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 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赤拟谷盗在6对微卫星基因座中共检测到24个等位基因,6对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3﹣6个,173位点有6个,位点218和734的等位基因较少,仅检测出3个等位基因,其它几个微卫星位点居中,6对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数为4个,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数目范围为1.8108﹣2.4222。
(2) 6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4890,NGD3种群的杂合度最大,平均为0.5835,其次分别为 NGD6(0.5710)、NGD4(0.5275)、NGD1(0.4751)、NGD5(0.4215),而NGD2种群的杂合度最小,平均为0.3552。6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杂和度范围为0.4074﹣0.5794,微卫星基因座734平均杂和度最高,基因座173平均杂和度则最低。
(3) 6对微卫星基因座在6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都达到中度多态性或高度多态性水平,各位点的PIC平均值在0.3391﹣0.4900之间,说明各位点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可以看出种群间的差异大小,以NGD3的平均PIC最高为0.5157,NGD2的平均PIC最小为0.2867,NGD6、NGD4、NGD1、NGD5的平均PIC分别为0.5008、0.4486、0.4019、0.3753。
(4) 本文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了各群体间的DA和DS遗传距离及其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可以看出,6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大,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的为NGD3和NGD6,它们之间的相似系数却最大,说明这两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群体遗传距离最大的为NGD1和NGD5,它们之的相似系数却最小,可推断为这两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是6个群体中最大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他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次之。
(5) 根据DA和DS两种遗传距离,绘制UPGMA聚类图。比较两个聚类图发现,其聚类结果一致,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赤拟谷盗被聚为2类,NGD3和NGD6优先聚为一支,然后又与NGD4聚为一支,最后再与NGD1聚为一类,NGD2和NGD5聚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