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14社会学理论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资本
【答案】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2. 纪律
【答案】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纪律强调群体中统治关系的固定化、制度化和无障碍地得以贯彻实施的现象。
3. 方法论置括号
【答案】方法论置括号由吉登斯提出来,吉登斯采用一个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实现结构化的过程,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是同时存在的,二者不可分离地在结构化中交织在一起,结构化成为制度制约行动和行动创造制度的运动方式。吉登斯只是为了使复杂问题得到具体而清楚地叙述,才采取了“方法论置括号”的分析方法。用括号法对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的分析不是完全分离的,贯彻两种分析的主线是结构二重性的观点与方法。
4. 社会冲突
【答案】社会冲突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任何一个合作过程都同时伴随着与之相对立的冲突过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合作与冲突、吸引与排斥这样一些矛盾的统一体。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福柯认为近现代欧洲医学关于疯狂诊断反映了理性的疯狂?
【答案】(1)疯狂的现代时期开始于法国皮内尔和英国图克创立了新型精神病医院。福柯认为,皮内尔和图克建立的精神病院不是解放疯人的科学的医疗机构,而是从道德和心理上对疯人施行更残酷压迫的改造所:
图克的精神病院以给疯人提供休养的名义对疯人施行心理治疗,实质上是把宗教和道德融为一体对疯人实行恐怖性惩罚。这种做法使疯人在心理上持续地处于恐怖状态,不断地保持自己的负罪感;
皮内尔的精神病院没有把宗教作为治疗手段,但是施行了更严厉的道德惩罚。对疯人实施综合性的道德教育,使疯人在不断的刺激中向理性世界的道德标准屈服,而理性世界的一系列道德标准即是资产阶级的基本价值准则。
福柯认为,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时期不同,现代精神病院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在科学治疗技术的掩盖下实施更严格的道德和心理惩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付疯人的手段是一般生活世界中的做法,即把疯人同正常人隔离开。古典时期对疯人实行禁闭,这种关押的手段虽然看上去残酷,但比起现代精神病院的做法尚显宽容,因为它仅仅是外部形体的惩罚和活动空间的限制。而在图克和皮内尔的精神病院中,疯人们遭到的不仅是隔离,形体惩罚和活动空间限制,而且更严重的是深入到他们的心理底层进行全方位的道德责难和心理制裁,逼迫疯人们从灵魂深处认可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福柯把人们习以为常地认为是不正常精神状态的疯狂放到欧洲政治制度、经济条件和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中去考察,得出了同人们惯常观念相反的结论,即疯狂不是单纯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问题,它首先是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问题。疯狂及它的遭遇都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向来被认为应当受到理性治疗的疯狂,是理性压迫的结果,疯狂的内涵和外延都应当受到重新审查。
真正疯狂的是理性,理性凭借着科学与工业的成就,变得越来越蛮横、越来越残酷,它对人性的压抑已经由外部环境和活动空间深入到人的心理底层。而且它并未就此而止,仍在继续寻找着新途径,压迫人性的新层面。因此,理性是真正的、应当得到限制的疯狂。
6. 如何理解《旧制度与大革命》?
【答案】《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开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排斥政治和政治自由导致人民发动革命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而革命又进一步导致社会对政治和政治自由的恐惧,从而为专制奠定基础。
(1)重新思考大革命只有结合研究自由在美国的稳步前进和在法国的艰难征程,才能全面看待自由。要洞察自由的奥秘,必须探究法国的革命和历史。
①托克维尔主要是通过比较美、英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说明这一问题。
只有法国最终以建立新世界为目标发动政治、宗教和社会的全面的民主革命。在民主的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锻造下,生成深厚的革命传统和旧制度残余力量,敌视革命和民主的反动传统,自由因此步履维艰。
a. 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加剧了民主的一些内在弊病。
b. 很多法国人疑虑民主的发展将引起革命,希望限制政治权利,从而阻碍了民主和政治自由在法国的成长。而无法通过政治解决问题的民众又会“乞灵于革命传统”,再次陷入动荡。
c. 法国的革命传统可概括为一种政治病症:排斥政治和政治自由导致人民发动革命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而革命又进一步导致社会对政治和政治自由的恐惧从而为专制奠定基础。
②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首先是热情肯定的。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被大革命的外表所迷惑,它的辉煌掩盖了缺陷,激烈掩盖了传承。大革命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不是要造成并延续政治制度范围内的无政府状态,而是要“增加公共权威的力量和权利”。
(2)旧制度:大革命的漫长缘起
《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过分析法国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来揭示中央集权如何逐步奠定其行政基础和心理基础。
①旧制度
旧制度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日渐衰落和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两种趋势的混合。它不是指一种社会状况,而是指一种社会状况的危机,不是指旧有的封建社会或贵族社会,而是指已经在多种相互矛盾的准则下陷于分崩离析的这个社会的晚期阶段。这种社会转型加剧了法国社会基本矛盾,促成大革命爆发。旧制度后期法国总体上处于从团体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②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的扩张意味着国家的兴起,中央政权已成为社会机器的唯一动力,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剧了法国各等级团体分离。
各团体形同路人甚至相互仇视,再也无力组织起来约束政府或援助政府,政府分而治之。法国公民完全缺乏在危机中共同行动、互相支持的精神准备,所以,一场大革命就能在一瞬间彻底推翻这样的社会。
(2)改革举措与文人政治:大革命的爆发
①理论与现实的起因
现实中,由于中央集权逐渐侵蚀乃至消除了地方自由,地方不再有独立的政治生活,各地法国人趋于相似。中央集权在立法和行政上推行举国一致,实行普遍的规章制度。而在理念上,大革命更有其独特的文学政治起因。
②法国缺少政治自由
民主派认为大革命实现了启蒙思想的正义原则,保守派认为大革命出于一帮文人的蛊惑。而托克维尔则融合两种看法,要探讨文学政治这一启蒙思想思维特征及其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条件一一法国缺乏政治自由。
③文人政治的缘起
a. 法国普通民众饱尝旧制度诸多弊端之苦,却看不到医效全面且迅速的良方,极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
b. 贵族和资产者在生活方式上趋于接近。接受共同的启蒙教育和文化,在文化趣味和社会政治思想上共识较多,又都长期不能真正主导公共政治生活,缺乏从政议政经验,因此都成为文学政治的信徒而对其危险毫无所知。
c. 本应起到牵制作用的各级官员也只精通行政实务而不懂治国方略,无从理解和预见社会潮流的动向及后果,因此也盲目接受时髦的政治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