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8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30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43 201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853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59
一、名词解释
1. 信度与效度
【答案】信度是指考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致性指不因所用考评方法及考评者的改变而导致不同结果; 稳定性指一定时间内重复考核所测评的结果应相同。主要表现为一个测量过程中各项目的得分是否基本相符合,两次测量考评的分数是否前后基本一致。
效度是指考评所获信息与待测评的真正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考评测量的效度越高,表示它所测量的结果能正确反映工作绩效的程度越高。效度反映运用某种技术得出的测试结果所能真正衡量被测试对象的程度。效度差便是所测量的不是拟测的,无关信息被纳入,有关信息却被忽略了,出现文不对题与答非所问的弊端。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体现为:信度将影响效度水平的高低,信度是对测评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反应,而效度是结果与工作绩效相关程度的反应。一般而言,测评者的绩效结果越稳定、越一致则其结果与工作中的绩效水平的相关程度就越大,反之则越低; 有效的考核既要有信度又要有效度。二者共同作为测评考核有效性的手段。
2.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其含义包括: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其依据是信息。
3. 管理道德
【答案】管理道德是指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影响管理道德的各种因素包括:①道德发展阶段; ②个人特性; ③组织结构; ④组织文化; ⑤问题强度。
4. 风险型决策
【答案】风险型决策又称随机型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风险型决策所处理的决策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有:①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如收益最大,损失较小等; ②存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井且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③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或者存在一个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 ④不同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或某一概率分布下的损益值可以预先确定; ⑤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或者某一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顶先算出或估计出来。风险型决策是以概率或概率密度函数为基础的,因而具有随机性。
二、简述题
5. 何谓目标管理? 其特点是什么? 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答案】(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凡是在工作成就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的每个部门中,目标都是必需的,并且期望于经理取得的成就必须是从企业的目标中引申出来的,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的贡献来衡量。
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到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一个管理人员的职务应该以达到公司目标所要完成的工作为依据; 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只有每个人的分目标都完成了,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2)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自上而下地确定一定时期的管理工作日标,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切计划工作都围绕着目标进行,并在目标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自主管理和控制,以积极主动地追求目标成果的实现来代替消极被动地接受任务。具体来说,它的特点主要有:
①自始至终以计划目标为中心
即组织的一切工作都从确定目标开始,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一切活动都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为指针,工作成果的大小,以完成计划目标的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
②目标的执行者就是目标的制定者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在传统管理中,组织目标的制定是最高层管理者的特权,下级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只有执行的义务,口标的制定和目标的贯彻是相分离的。而在目标管理中,各级计划目标不是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的,而是在计划的执行者和各有关单位的参加下,根据上级目标的要求和目标计划执行者自身的条件,经过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和讨论,从而确定目标执行者
自己的目标。
③重点强调目标的实现
即目标管理的重点是实现目标,注重成果第一。传统管理的考评工作主要以被考评对象的品质、态度等为依据来进行,考评是上级的单方面的权力,下级无发言权; 而目标管理强调考核要以工作实绩为依据,员工自己首先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然后上下级共同确定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
④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传统的管理是一种监督和强迫的方式,而目标管理注重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强大的动力,促使人们尽力把工作做好,而不仅仅是过得去就行。
由此可知,日标管理的实质是:领导授权、下级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日标管理不是用目标来控制员工,而是用目标来激励员工。目标管理有利于下级以及各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使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目标管理的实施
①制定目标,包括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总体目标是组织在未来从事活动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协调这些成员在不同时空的努力,各个部门的各个成员都要建立与织织目标相结合的分日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组织总体口标为中心的一贯到底的目标体系。
②明确组织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尽可能使每一特定的目标都成为某个个人的责任。 ③执行目标。为保证组织成员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展开,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
④成果评价。成果评价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也是上下左右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成果评价既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同级关系部门相互之间以及各层次自我的评价。
⑤实行奖惩。组织以上述各种评价的综合结果为依据对不同成员进行奖惩。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⑥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在成果评价与成员行为奖惩的基础上,为组织成员及其各个层次、部门的活动制订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便展开了目标管理的新一轮循环。
6.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作出判断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