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大学英语影视听说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影视听说,英文电影,课堂教学,实验性教学

  摘要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的放音、做练习、对答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丝毫的乐趣。广大教师也认为这种教学法单调乏味,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很难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在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英文影视片直观、生动、资源丰富,是一种融语言、文化为一体的生动的输入媒介,可以成为平时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也是寓教于乐的优质的教学材料,现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动机理论、图式理论和Krashen的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运用影视听说教学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然后,基于上述理论,做了关于大学英语听说课现状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广大教师和学生对于现行的听说教学模式和学习效果极为不满,而对于运用英文原版影视片进行听说教学的方法都十分肯定,普遍认为英文原版影视资料的教学实践性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英文原版影视片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根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再充分结合对于大学英语影视听说课程开展的情况调查,本研究完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听说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观前的资料准备与影片预览、课堂播放与实践练习、重点观看与巩固练习、听说结合深入训练。然后,在此课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性教学,从2012年4月到2012年6月,历时三个多月,研究对象为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105-106、计算机101-2两个班的学生,每班随机抽选30人进行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选取三部影片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影视听说教学,而对照班的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的听说教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各进行了一次听说能力测试,通过对前测和后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到两个班在历经一个学期的学习后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实验班的提高幅度更加明显,说明影视英语听说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其教学效果实明显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时不足、选材困难和课堂教学组织不严等。对于这些问题,作者进行了反思,归纳和总结了教师及学生在影视听说课堂中的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本文最后得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和本次研究的局限性,用以改进今后的教学,并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