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703专业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免疫监视
【答案】免疫监视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清除体内各种突变细胞和防止持续感染。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2. 组构原则
【答案】组构原则是指运动皮质发出下行控制纤维的细胞是高度分域地组织起来的,与每一块肌肉有关的皮质神经元都有集聚的中心和围绕的外野,任何支配不同肌肉的中心区不会重叠,但是一条肌肉的外野支配区可能和另一条肌肉的外野,甚至和它的中心区发生重叠的分布规律。
3. 收缩压
【答案】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射血时,在心室收缩中期达到最大的动脉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收缩压
称为理想血压,
收缩压或(和)舒张压称为正常血压,介于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4. 心输出量
【答案】心输出量又称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到动脉的血量,通常以左心室每分射向量来表示。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5. 突触传递
【答案】突触传递是指信息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的信息传递过程。突触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突触前神经轴突末梢的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到达突触后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三个步骤。
6. 肺换气
【答案】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肺换气,静脉血可成为动脉血。肺换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体的分压差、气体的溶解度与分子量、呼吸膜的面积和呼吸膜的厚度等。
7.
第 2 页,共 43 页 共同激活
【答案】的敏感性。 共同激活是指当运动神经元活动时,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的在运动时两者同时兴奋的模式,这种调节机制可以保证当肌肉收缩时,无论肌肉处于何种长度,肌梭都能有较高
8. 渗透压
【答案】渗透压,又称渗透吸水力,是指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也就是溶液増大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阻止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强。渗透压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9. 缩短收缩
【答案】缩短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收缩,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10.运动生理学
【答案】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主要研究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各细胞、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和它们的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机理,进而观察其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还观察运动对人体的形态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影响。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二、简答题
11.“极点”出现以后,如果继续坚持运动,为什么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
【答案】(1)“第二呼吸”的定义
“第二呼吸”是指“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
(2)“第二呼吸”的产生原因
①“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第二呼吸”是运动中机体重新建立平衡的一种表现。
②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12.衰老过程中人体机能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衰老过程中人体机能能力下降的表现有:
(1)神经系统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感受器退化、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等变化。具体表现为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
第 3 页,共 43 页
速度减慢等。
(2)运动系统
①关节稳定性和活动性变差,胶原纤维降解,关节软骨厚度减小及钙化、弹性丧失,滑膜面纤维化、关节面退化,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受限制。
②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化,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致使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
③骨骼出现骨质疏松、骨矿物质的丢失增多、骨折等情况。
(3)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衰退表现为静息时心率变化小,最大心率下降大;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降低,大血管和心脏弹性下降;氧运输和氧摄取的能力降低。
(4)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产生不良的包括肺泡壁变薄、肺泡增大、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组织的弹性下降、呼吸肌无力等,导致肺泡扩散的有效面积减小,肺活量的下降和肺残气量增多。
(5)血液系统
老年人血液出现浓、黏、聚、凝的状态,即高黏滞血症。高黏滞血症使微循环的血管形态、血液流变发生异常,进而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6)免疫系统
随着年龄的増大,免疫系统的功能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和活性的下降,T 细胞增殖反应、受体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信号传送及细胞毒等作用下降。
(7)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系统的衰竭表现在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而人体各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随年龄増长而升高。
(8)体成分和体重
人体机能的衰老在这方面表现为体重增加和由于脊柱后凸、椎间盘压缩、椎骨退化等变化使得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9)血脂代谢
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出现高血脂症,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13.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
(1)肺的通气与换气能力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
(2)血液及循环系统运输氧气的机能。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的能力、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都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
(3)肌组织利用氧能力。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称为最大摄氧量的外周机制。肌纤维类型影响肌肉的摄氧能力,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线粒体数目多、体积大,有氧氧化酶的活性
第 4 页,共 43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