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39体育学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旁分泌

【答案】旁分泌是指仅由组织液直接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的方式。组织细胞活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也要不断地向细胞外排放,这些物质在组织液中扩散,对邻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产生影响,使功能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

2.

【答案】

是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后膜对和

的稍短一些,平衡电位约为 尤其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持续时间比

3. 肾血流量

【答案】肾血流量是指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浆流量。肾血流量在不同状态下有很大变化,安静时可保持相对稳定,紧急状态时则急剧减少。

4. 突触延搁

【答案】突触延搁是指在化学传递性突触中,从兴奋到达突触前神经末梢起,即从发生去极化起,到在突触后细胞中产生突触后电位止发生的一个时间延搁突触延搁。突触延搁是传递物质从神经末梢释放、向突触间隙扩散而作用于突触下膜所需要的时间,但其大部分是消耗在传递物质的释放上。

5. 交互抑制

【答案】交互抑制是指当支配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的兴奋,而支配其诘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制的生理活动现象。人行走时,左右脚交替行动,相应的中枢就存在着交互抑制的协调关系。

6. 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

【答案】(1)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其值越大,有氧耐力水平越高。有氧耐力不仅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水平的能力有关。

(2)无氧耐力是指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间歇跑,重复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7. 真稳定状态

【答案】真稳定状态是指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亏,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机体氧运输系统的机能越强,稳定状态保持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8. 肌适能

【答案】肌适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它既是实现完满的健康效益的前提条件,又对人体外观,自我表象和工作业绩及运动成绩起着基础效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ACSM 倡导均衡发展“健康体适能”,建议除了提高心肺耐力以外,还要重视肌肉力量的提高,并指出:肌力和肌肉耐力是“健康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规律的负重练习对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

环磷鸟苷等。

10.姿势反射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的这种反射活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姿势反射分为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兰于1965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人体内各种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都是通过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而发挥作用的。第二信使包括环磷腺苷、

二、简答题

11.何谓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1)内环境的概念

内环境是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包括血浆和组织液,其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以及温度等的变化,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的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因此,人体的外界环境经常变化,而内环境变化甚小。

(2)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

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3)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时,人体组织细胞才有正常的兴奋性和生理活动。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才有可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所以,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12.简述肌肉力量的定义及其分类方法。

【答案】肌肉力量是指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肌肉力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肌肉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的不同,分为:

①静力性力量

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使机体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②动力性力量

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使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它可进一步分为向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力量、等速肌肉力量和超等长肌肉力量等。

(2)按表示方法不同划分

根据表示方法的不同,分为:

①绝对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

②相对力量

相对力量是指以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或肌肉横断面积等为单位,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

(3)按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

根据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分为:

①最大肌肉力量

最大肌肉力量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②快速肌肉力量

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

③力量耐力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

13.何谓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举例说明。

【答案】(1)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类大脑皮质对第一信号(现实、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

(2)第二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