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824自动控制理论二[专业学位]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已知一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稳态输出为_____。
【答案】
2.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好坏的3个方面为:_____。
【答案】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解析】即对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
3. 根轨迹起始于_____,终止于_____。
【答案】开环极点;开环零点
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_____、快速性和_____。
;准确性(或:稳态精度,精度) 【答案】稳定性(或:稳,平稳性)
5. 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_____,横坐标为_____。
【答案】
(或:
;)
(或:
按对数分度)
6. 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_____、_____等。
【答案】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或结构图;信号流图)
则当输入信号为
时,此系统的
二、简答题
7. 自动控制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闭环形式?
【答案】对于一个控制系统,可能存在各种内、外扰动影响系统的输出,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闭环控制方式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其特点:是无论什么原因,当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时,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被控量与期望值趋于一致。按闭环控制方式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8.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三、分析计算题
9.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的数值如下:
表
(1)求系统的相角稳定裕量;
(2)若要求系统有45°的相角稳定裕量,系统的增益应如何变化。 【答案】(1)系统的相位裕量为-13;
(2)当开环增益减至原来的0.1288倍时,系统的相角稳定裕度为45。
10.已知采样系统如图所示,其中
(1)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2)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3)写出描述系统教学模型的差分方程。
试求:
图
【答案】(1)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2)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求出
因为
故系统稳定。
(3)由上面的表达式可得
11.如图所示,是C 点的位移。量间的相似关系。
分别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是黏滞阻尼系数,
分别为输入位移和输出位移。
则
是弹性系数。求两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两系统变
图
【答案】对图示电路系统,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得
对图示的机械系统有
对两式作零初始条件下拉氏变换有
消去中间变量可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