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男孩,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呕吐、头晕及强迫头位。进而出现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等症状。患者进一步行MRI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室管膜瘤。关于该病不正确的是() A.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 位于第四脑室内肿瘤因易阻塞脑脊液循环,产生颅内高压症状较早。 肿瘤增大累及小脑蚓部或半球时,可出现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当肿瘤压迫脑干或脑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脑神经障碍。 不会出现肿瘤细胞种植转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属于()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以上都不是。
某女,51岁,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术后,已用131I完全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1年后复查血清Tg水平升高,131I显像见双肺多处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肺结核。 胸膜炎。 甲状腺滤泡癌肺转移。 支气管肺癌。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 A.寻找诱因。 B.解除顾虑。 C.防止合并房性心律失常。 D.缓解症状。 E.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从而避免猝死。
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3个月”来诊。2年前患鼻咽癌,行鼻咽癌放射治疗。否认饮水和(或)进食时呛咳史,痰内偶混有食物残渣。查体:慢性病容,精神状态差,声音嘶哑;右上肺和右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左肺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10/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单核细胞0.01。胸部X线片:上、下肺均有小片状模糊阴影,边缘不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克林霉素。 甲硝唑。 万古霉素。 甲泼尼松龙。 沙丁胺醇。
在现况调查中,某些调查对象由于隐私而不愿如实汇报个人信息,这时的偏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