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汉语教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2.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3.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4.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5.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

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6.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7.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8.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二、简答题

9. 听音节,把声母记下来。

(1)纳( ) 勒( ) 梨( ) 泥( ) 拉( )

拿( ) 庐( ) 奴( ) 女( ) 旅( )

兰( ) 男( ) 宁( ) 料( ) 闹( )

(2)胡( ) 符( ) 灰( ) 肥( ) 回( )

飞( ) 分( ) 昏( ) 红( ) 冯( )

番( ) 欢( ) 辉( ) 虎( ) 环( )

(3)资( ) 知( ) 渣( ) 砸( ) 则( )

遮( ) 猪( ) 租( ) 斋( ) 灾( )

邹( ) 周( ) 招( ) 栽( ) 彰( )

(4)瓷( ) 吃( ) 擦( ) 插( ) 车( )

策( ) 粗( ) 锄( ) 柴( ) 才( )

昌( ) 仓( ) 充( ) 超( ) 蚕( )

(5)思( ) 诗( ) 撒( ) 沙( ) 赊( )

色( ) 苏( ) 书( ) 筛( ) 腮( )

桑( ) 商( ) 手( ) 生( ) 岁( )

(6)老( ) 庙( ) 方( ) 荒( ) 山( )

三( ) 程( ) 层( ) 增( ) 森( )

人( ) 入( ) 闻( ) 安( ) 鹅( )

【答案】(1)纳(n ) 勒(1) 梨(1) 泥(n ) 拉(1)

拿(n ) 庐(1) 奴(n ) 女(n ) 旅(1)

兰(1) 男(n ) 宁(n ) 料(1) 闹(n )

(2)胡(h ) 符(f ) 灰(h ) 肥(f ) 回(h )

飞(f ) 分(f ) 昏(h ) 红(h ) 冯(f )

番(f ) 欢(h ) 辉(h ) 虎(h ) 环(h )

(3)资(z ) 知(zh ) 渣(zh ) 砸(z ) 则(z )

遮(zh ) 猪(zh ) 租(z ) 斋(zh ) 灾(z )

邹(z ) 周(zh ) 招(zh ) 栽(z ) 彰(zh )

(4)瓷(c ) 吃(ch ) 擦(c ) 插(ch ) 车(ch )

策(c ) 粗(c ) 锄(ch ) 柴(ch ) 才(c )

昌(ch ) 仓(c ) 充(ch ) 超(ch ) 蚕(c )

(5)思(s ) 诗(sh ) 撒(s ) 沙(sh ) 赊(sh )

色(a ) 苏(s ) 书(sh ) 筛(sh ) 腮(s )

桑(s ) 商(sh ) 手(sh ) 生(sh ) 岁(s )

(6)老(1) 恼(n ) 方(f ) 荒(h ) 山(sh )

三(s ) 程(ch ) 层(c ) 增(z ) 森(s )

人(r ) 入(r ) 闻(w )

10.就下列两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

①拜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经手。

②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答案】例①的两个“访友”头尾顶接,反映了事物间的顺接关系,在内容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顶真。例②前后句语句相同,经变序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反映彼此不分的亲密关系,是回环。

11.发音操练

(1)念普通话声韵配合表两遍,把其中声母、韵母与自己方言发音不同的打上符号,多念几遍。

(2)朗读下面一段文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