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8有机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_____。
【答案】
【解析】吡咯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大π键,而吡啶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没有参与大π键,故碱性较强。
2. 组胺有3个N 原子
排出其碱性强弱顺序:_____。
【答案】
【解析】①号氮原子为吡啶型氮原子,其孤对电子没有参与大π键,故显碱性,其碱性远比吡咯强但又比脂肪胺弱得多,碱性强弱顺序为:脂肪胺>吡啶>苯胺>吡咯。
3. 比较下列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碱性,并由强到弱排列_____。
【答案】
【解析】(A )中两个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都没参与环内大π键,故可与酸作用,显碱性,其碱性比脂肪胺弱,但比芳香胺强;(C )中有一个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没有参与环内大π键,显碱性;而(B )中氮上的孤对电子参与环内大π键,故碱性较弱。
4. 按碱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以下各化合物:_____。
【答案】
【解析】三键碳为杂化,双键碳为
杂化,饱和碳为
杂化,杂化轨道中含S 成分越多,
则相应的碳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其碳负离子越稳定,碱性越弱。
5.
【答案】
_____。
【解析】在强碱作用下,活泼亚甲基变成碳负离子,与
6. 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活性:_____。
-不饱和酮发生
加成反应。
【答案】
【解析】吡咯分子中环内每个碳原子提供1个电子、氮原子提供2个电子,组成大π键,氮原子的给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故吡咯中电子云密度比苯高;而吡啶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没有参与大π键,氮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大于给电子的共轭效应,故吡啶环内的电子云密度比苯低。
二、简答题
7. 1-溴环戊烧在含水乙醇中与氰化钠反应,如加入少量碘化钠,反应速率加快,为什么?
【答案】此反应为消去反应。
加入碘化钠能先置换1-溴环戊烷中的溴,从而生成碘烷,而碘烷的反应速率比溴烷的速率快。
8. 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若有,写出其构型式并命名。
(1)1,3-戊二烯(2)2,4,6-辛三烯 【答案】
双键
和
连有不同的基团,因此存在两种顺反异构体:
双键
存在八种顺反异构体:
和和和连有不同的基团,因此
9. 试写出完成下列化合物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的方法。
【答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