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答案】自验预言是指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所预期的,常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应验的现象。此现象的含意是,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行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即所有的情境定义,不论其本身是否合理,但对于持有该定义的人而言,都必然会对应着一种行动趋向,并且人们会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行动。自验预言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预言本身必须获得广泛的深度认可,二是缺乏有目的的制度控制,从而使预言“合理性”的基础不会被专门的有目的的制度所摧毁。自验预言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

2.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答案】非对称性社会互动是相对于对称性社会互动而言的一种沟通和互动形式。在这种互动中,互动双方的地位、作用等不对等。其三种主要形式为:暗示、模仿与感染。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因此相似性就成为感染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感染者的心理基础。

因为在这些互动形式中,互动双方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暗示者与被暗示者、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感染者与被感染者之分。

3. 利他行为

【答案】利他行为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的行为。可将其分为:互惠互利式、行为操纵式、相互回报式、亲缘选择式等。其理论解释主要有:①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个体的利他行为对个体而言具有高生存价值,因此被遗传下来; ②社会进化论提出了利他行为的三种规范,分别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③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是在模仿和强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与该行为产生呈正相关的因素包括:良好的气候及环境、助人行为的榜样、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个体心情愉悦、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利他技能等。

4. 人际距离

【答案】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接触时所保持的相互间的客观距离。其类型包括亲密距离、亲近距离、交际距离、大众距离等。其影响因素包括:交往双方的相近性、个

性互补性、外貌和个性品质的吸引力、个人能力专长、交往的频率、性别、交往的环境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倾向性和行为倾向性,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双方的亲密程度,可以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霍尔(E.T.Hall )把各种交往距离用英尺加以表示。

二、多项选择题

5. 自由意志论认为,既然犯罪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他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其中责任主要包括( )。

A. 原因责任

B. 角色责任

C. 能力责任

D. 义务责任

【答案】ABCD

6. ( )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A. 交往

B. 共同活动

C. 目标一致

D. 年龄相仿

【答案】ABC

【解析】谢立夫(1961)的经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证明了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7. 服从产生的条件有( )。

A. 命令者得权威

B. 他人支持

C. 行为后果反馈

D. 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答案】ABCD

【解析】服从是指个体迫于外界的压力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态度或行为。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命令者得权威、他人支持、行为后果反馈、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8.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魅力型领导者的特点?( )

A. 富于思想性和环境敏感性

B. 自信

C. 对目标的坚定信念

D. 具有清楚地表达目标的能力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权力的来源,可以把高影响力的领导者分为三种类型:魅力型领导者、交易型领导者、转换型领导者。其中,魅力型领导者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富于思想性和环境敏感性;②有远见;③具有清楚地表达目标的能力;④自信;⑤对目标的坚定信念;⑥创新和反传统;⑦喜欢冒险。

9. 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行为原因时把它们分为( )。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人们行为原因的分类为:①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②稳定原因和易变原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③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原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10.利他行为的特征有( )。

A. 自愿性

B. 利他性

C. 损失性

D. 无偿性

【答案】ABCD

【解析】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主要有四个特征:自愿性,利他行为是自觉自愿,不受外界压迫的;利他性,有利于他人是利他行为的惟一目的;无偿性,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外部的酬赏,也不期望日后的报答:损失性,对于利他者来说具有损失性,在精力、金钱、时间等方面会蒙受损失,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11.非权力影响力的来源包括( )。

A. 与群众保持一致

B. 认识的真理性

C. 指导的价值性

D. 人格的魅力性

【答案】BCD

12.沟通的结构包括( )等因素。

A.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