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体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开始姿势
【答案】开始姿势是指在做练习基本阶段前,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所处的准备状态,要为后续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2. 通讯赛
【答案】通讯赛是指不同学校、单位之间读以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缺点成绩的体育项目,用通讯的方式进行的比赛。
二、简答题
3.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答案】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所履行的职权不同。
(1)教育部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多门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准》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3)学校
学校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
4.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増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3)体温适度升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而造成热应激伤害。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5. 简答用动负荷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答案】(1)构成因素
运动负荷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因素构成。
负荷量
负荷量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数量特征,其指标可以用时间、次(组)数、总距离、总重量来衡量。
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刺激的深度,可以用密度、速度、高度、远度、负重量难度等指标来衡量。
(2)相互关系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运动负荷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有一定的强度就有一定的量,反之,有一定量的练习就有一定的强度。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的强度,就能承担较小强度的较大量;同样,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繁荣量,就能承担较小量的较大强度。
量的增加能为强度的提高打下基础,强度的提高又可为量的増加创造有利的条件。两者相铺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运动负荷逐步增加的趋势。
6. 分组教学有哪两种形式,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案】分组教学一般有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1)分组轮换
分组轮换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在统一的时间内,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材料,并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的内容的教学形式。
优点
在场地、器材设备不足,在人数较多的条件下,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能开展互帮互学。
缺点
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活掌握教学时间,也不易使各组的运动负荷都符合逐渐上升的要求。
(2)分组不轮换
分组不轮换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指导下,按教学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优点
分组不轮换便于教师的统一指导,全面照顾学生,合理安排教材的顺序和运动负荷。
缺点
分组不轮换需要在场地、器材设备充实的情况下采用。
7. 如何理解校本培训?它有哪些优势?
【答案】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校情和教师工作紧密相连,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本培训创造了终身学习的氛围,无限提高、拓展了培训时间和受训教师的覆盖面。 (3)校本培训优化了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
(4)校本培训促进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8. 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20世纪初期,出现了美国的“新体育”学说。
(1)产生的背景
“新体育”学说也称为自然体育学说,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应包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四个方面。
(2)历史意义
它带来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场革命,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它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论述题
9. 试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依照不同的体育对象,可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二者在概念、对象、内容、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区别
概念不同
a.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b.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指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牵头,以若干个相邻的企事业单位为轴心,以增强居民体质,活跃文化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就近开展地区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体制与活动形式。社区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社区成员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