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微博,协作学习,绩效

  摘要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其著作《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指出:“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足见协作学习在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面对面的课内协作学习不但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学习资源相对匮乏。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日渐兴起的SNS网站则促进了课外协作学习的可能性和实践性。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以当前比较流行的微博作为课外协作学习平台,同时结合传统课堂学习,进而促进课外协作学习绩效。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微博来实现课外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借助实证研究构建课外协作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来对比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绩效与传统课外协作学习绩效,从而来验证通过微博来进行课外协作学习的优点和缺点,为今后有关微博的网络学习提供真实数据和结论。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以对本文有整体的介绍。
第二章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国内外有关微博以及协作学习绩效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进而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进行实验的前期准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平台、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和实验假设。

第四章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课外协作学习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实验中。在这个章节中,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有关绩效技术相关研究,构建出适合于课外协作学习的模型,从而应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
第五章构建了基于Kirkpatrick模型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价课外协作学习的绩效,从而为收集对比实验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本章中主要是依据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评价体系,并结合文献研究法收集到的课外协作学习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初级体系,然后对专家进行访谈进行修改,从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第六章是将所构建的绩效技术导向的课外协作学习模型应用到实验班级中,从而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绩效。通过将构建的基于Kirkpatrick模型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编为相应问卷进行发放和收集,通过Excel 2007进行录入,然后导入到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进而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绩效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第七章主要总结了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论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以便今后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