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来,以Moodle、Blog和Wiki等为代表的Web2.0工具在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以移动技术、教育游戏、社会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也已逐渐开始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我们发现,从多媒体技术到网络技术,再到移动学习技术和新型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在线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性的学习,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决定网络学习者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Moodle平台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Moodle平台开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基于Moodle平台的学生网络学习动机不足的现状,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且尚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网络学习动机,对改善网络学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Moodle学习平台为研究环境,对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Moodle平台参与者学习动机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为今后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策略和建议。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和总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访谈法对某高校中使用过Moodle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对已有的因素进行补充和修订,最终确定了Moodle平台支持下学生学习动机的12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平台功能与设计、辅导教师、学习活动设计、虚拟奖励、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同伴交流与反馈、同伴协作与竞争、课程要求、学习任务难度、讨论主题和学习资源。其次,采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方法,依据离散数学和图形理论,通过二维矩阵进行数学运算,分析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基于Moodle平台学生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系统设计》为研究课程,以高师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搭建Moodle网络学习平台,并依据结构模型设计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之后,对前期平台应用进行阶段总结,并选取“学习目标的分析与设计”专题作为研究干预,对专题进行详细的设计。通过设计结构化问卷,对使用Moodle平台学习的高师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依据实际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模型进行重构,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挖掘各个前因变量对学习动机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构图。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一级指标上,教师层面最能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学习者与课程学习层面,而平台层面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最低。在二级指标上,辅导教师、感知有用、虚拟奖励、学习资源、学习活动设计、同伴协作与竞争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辅导教师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感知有用、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资源则对学习动机产生间接影响,虚拟奖励则直接影响同伴间的协作与竞争并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感知有用对虚拟奖励未有正向显著影响。依据上述结论和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尝试从辅导教师层面、学习者层面、课程学习层面和平台功能层面提出激发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策略,并将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最后,借助Moodle平台的活动报表功能对学生登陆平台的频度与在线时间、学生访问学习资源频度、学生访问讨论区频度等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对激发和维持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