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

【答案】这个模式是指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方法。社区工作者担当的是组织实施者的角色。对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一模式比较常见。

2. 互动治疗

【答案】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

(1)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2)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小组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它的具体目标。

3. 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小组期望的目标,对小组成员提供某种得以引起行为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引导他们的行为朝向小组目标所期待的方向发生转变。

4. 民政工作

【答案】在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为“三个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它仍是目前中国民政工作的基本格局。民政部门则是政府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四个支撑点:一是政府; 二是企业; 三是社区,尤其是基层社区; 四是社团,特别是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和慈善机构。在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在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

5. 家庭沟通

【答案】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

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因为它们都在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意思。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家庭中因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家庭因被认定为私领域,其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的家庭成员认为家庭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关注沟通对象的感受。如果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清绪或做出不当行为,会使家庭成为有害物的垃圾站,致使家庭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冲突和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

二、简答题

6. 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中国的健康体系由多种性质不同的医疗服务组成,这包括:自我保健和个人健康照顾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康复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等。这些不同的健康照顾服务组成健康照顾制度。

7. 试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联系

①二者的对象趋向一致。从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看,社会工作和广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是逐渐重合的。

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社会福利的专业化、制度化手段。

③在我国山行政系统推行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如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老人福利),和社会工作实际上混合在一起,难以做出明确的区分。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

①无论是广义的社会福利,还是狭义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都是指一种社会政策;

②社会下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如社会福利政策规定了向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设施的资金来源和种类,而社会工作则帮助人们特别是有困难者享用这些设施;

③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社会福利政策提供的资源和社会弱势群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相应的资源为相关的人们所利用。

8.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答案】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个人、家庭或残疾人群体进行的有日的的专业活动,是以残疾人为主体对象而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康复工作,即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

(3)劳动就业,这是残疾人得以自立并展现其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和措施。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社会适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5)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9. 简述社会分层的定义及分层标准。

【答案】(1)社会分层的定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2)社会分层的标准:

①分层的标准;

a. 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主要是为了措述人日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

b. 以潜在地位为标准,是为了了解人口内在素质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确定分层标准首先要考虑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状况,并非任何可以对人们进行等级划分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准,只有那些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的因素,才能作为分层标准,例如教育程度等。

②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

a. 收入

收入与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习惯、安全感和积极性有着密切关系,收入差距对社会安定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b. 职业

职业地位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地位,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c.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全面地、持续地影响人的一生; 对于整体社会的运行来说,教育程度分层结构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d. 权力

权力意味着一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向别人施加影响的能力,因而权力的大小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态度和行动意向。

e. 此外,像家庭背景、居住区位等都可以作为分层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适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