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9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8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24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31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2.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3.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4.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二、简答题
5. 简述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内容。
【答案】以美国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做了系统研究。他们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等三大领域,又按层次将各个领域分成若干亚领域。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根据布卢姆的分类,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①知道:知道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知道是认知目标中最低层次的能力,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②领会:领会是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想测量是否对知识材料产生了领会,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转换就是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解释就是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 推断就是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这是指将所学到的规则、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运用的能力要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
④分析: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⑤综合: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断概念或知识、原理、原则与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
⑥评价:这是认知日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依据某项标准做出价值判断。
(2)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于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②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亦即积极地参与反应。如果学生对某学科表示有兴趣学习,即为反应的层次。
③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态度”和“欣赏”即为此层次的行为。
④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
⑤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依其信念行事。
(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E. J. Simpson)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辛普逊将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下述六类:
①知觉:包括感官刺激、线索的选择、转换等三部分,借以了解物体、性质和关系。
②准备状态: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三个方面,目的是为某一动作做准备。
③引导的反应:指在别人指导下所表现出的明显动作,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④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所学的动作,由熟练而养成习惯。
⑤复杂的反应:指个人能够表现出复杂的动作和行为。
⑥创作:指创作出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6. 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案】(1)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是在移植欧美视听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改造与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了我国教育技术自己的特点:
①我国的电化教育知识体系明显区别于国外的教育技术。它主要着眼于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结构比较严谨,有自己的特色。
②我国的教育技术在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正积极吸收国外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90年代,我们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并结合中国教育电化教育学科的特点,发展出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③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我国的教育技术己经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科专业体系。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即使在教育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只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④教育技术的组织机构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始终有严密的组织机构,通过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来推进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发展,在中央及各级地方设立电化教育研究机构、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网络。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在理论构建和学科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认识上误区和研究方面的问题:
①教育技术观念中存在有误区主要有:
a. 重电轻教。重视电教设备的维修与保管而轻视其发挥教学功能及作用。
b. 重硬不重软。重视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
c. 重教不重学。重视在教的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的支持与发展。
d. 偏科技轻人文。重视技术水平考察而忽视人文修养,技术是双刃剑,需要人文素养的正确引导作用。
②教育技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a. 教育技术没有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科。
b. 教育技术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队伍。
7.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的?
【答案】学习过程是个体积累经验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保持与应用三方面。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身心发展状况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指的是学习者的生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指学习者心理调节机制。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水平为物质前提,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