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此后,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成为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据此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

A.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代表。B.创立早期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C.顺应改革开放的浪潮。D.快速发展得益于清中央政府的支持。

问题:

[单选] 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问题:

[单选] 张之洞说:“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材料表明张之洞()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时宜。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问题:

[单选] 上海地区在明代已形成高度市场化的“棉七稻三”农业种植结构,至清末民初棉花种植比重则降至1/3左右,但家织土布在当地仍大量存在,出现“近虽机器织布盛行”而“邑人„„大率多用土布”的情形。下列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上述现象的是()

A.年轻人入城做工,留守老弱耕织为生。B.机织布价高,家织布可减轻家庭负担。C.用洋纱织土布削弱机织布的价格优势。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及解体速度的缓慢。

问题:

[单选]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问题:

[单选] 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这家企业是()

A.继昌隆缫丝厂。B.贻来牟机器磨坊。C.发昌机器厂。D.轮船招商局。

问题:

[单选]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产生的特殊阶层。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C.买办因其身份特殊,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都是独立的。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洋务运动,催生了民族资本主义。

问题:

[单选]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

问题:

[单选]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中国农村封闭落后。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问题:

[单选]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给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支付这笔款项。”由此可见()

A.洋货大量向内地倾销。B.中英贸易迅速发展。C.商业活动离不开钱庄的支持。D.钱庄在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