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光绪十六年(1890)宜昌海关在报告中说:“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材料现象()

A.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C.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问题:

[单选] 李鸿章在《直境开办矿物折》中说“窃惟天地自然之别,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丰盛富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其上书为了()

A.发展民族工业。B.解决军事面临的困境。C.与外国商战。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问题:

[单选] 19世纪下半期,棉布、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大宗商品,比重约占中国进口商品的30%。其中消费产品占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材料反映了()

A.西方的商品输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西方的商品输出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中国近代工业化进展缓慢。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

问题:

[单选]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D.重视民间资本的大量引人。

问题:

[单选] 《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这说明晚清时期()

A.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B.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C.地方政府搜自截取中央财政。D.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受到冲击。

问题:

[单选] 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问题:

[单选] 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B.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D.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

问题:

[单选] 1866年,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局。它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造船厂与法国商定合同,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对福州船政局认识正确的是()

A.是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B.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C.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D.便利西方对中国经济入侵。

问题:

[单选]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经济冲击最大的是()

A.创办近代企业。B.派遣留美学生。C.开设新式学堂。D.筹建近代海军。

问题:

[单选]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作者实际上()

A.赞扬商办企业取得的成就。B.肯定商界企业主的积极性。C.否定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D.主张政府加强对企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