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问题:

[单选] “舍形悦影”是对绘画领域的新开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以画墨竹出名,且喜爱画影,自认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予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渭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A.讲究师法自然。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C.追求勾画精致。D.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

问题:

[单选]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问题:

[单选]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问题:

[单选] 在宪章运动的年代里,英国有几百万人都被发动起来,并在《人民宪章》(1838年)上签名。宪章派提出必须改善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迫使他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该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是()

A.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实力大大增强。B.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寻找海外市场。C.英国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导致。D.英国资产阶级急于转移国内矛盾。

问题:

[单选] 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此材料的观点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符的是()

A.动摇了封建统治。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C.造成了社会动荡。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问题:

[单选]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物品,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问题:

[单选]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道,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感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由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

A.第一次把国家与自己的国民身份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运动。B.国民意识增强的具体表现。C.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爱国运动。D.中华民族大觉醒的开端。

问题:

[单选]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问题:

[单选]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