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月15日入院。查:体温40.5℃,脉搏120次/分,血压75mmHg,发育、营养良好,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好,面色苍白,四肢冷,未见瘀点和淤斑,心、肺(-),腹软,克、布氏征(-),胸片(-)。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些检查()
血常规。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脑脊液检查。大便培养。血培养。
霍乱肠毒素。神经氨酶。血凝素。霍乱内毒素。菌体裂解。
问题:
[单选] 最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
碱性蛋白胨水。酸性蛋白胨水。0.3%NaCl琼脂培基。8%NaCl琼脂培基。中性蛋白胨水。
问题:
[单选] 引起霍乱患者的剧烈腹泻的原因是()
神经氨酶。血凝素。霍乱内毒素。霍乱肠毒素。菌体裂解。
吐泻期最主要的表现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典型大便为米泔水样。严重脱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皱无弹性,舟状腹。成人一般无发热。恢复期所有患者出现反应性发热。
先吐后泻,里急后重,腹肌痉挛,严重脱水。先吐后泻,严重脱水,腹痛,腓肠肌疼痛。先泻后吐,腹痛,米泔水样排泄物,严重脱水。先泻后吐,米泔性排泄物,脱水及腓肠肌痉挛。先泻后吐,血水便,脱水,腓肠肌痉挛。
问题:
[单选] 男性农民,夏季发病,发病前一天食海蟹,同食三人,仅一人发病,表现为腹泻,呕吐,大便水样,难以计数,无腹痛反应热。查体,神志淡漠,眼眶内陷,声音嘶哑,脉细速,血压测不到,无尿。诊断首先考虑()
中毒性菌痢。沙门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霍乱。病毒性胃肠炎。
问题:
[单选] 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白喉的病理改变局限于上呼吸道。白喉杆菌凭其侵袭力,使局部和周围组织坏死,形成急性假膜性炎症。渗出液富含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症细胞、坏死黏膜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形成假膜。假膜质地致密,与黏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假膜多见于鼻咽部,不会引起呼吸道阻塞。
问题:
[单选] 有关白喉的临床表现下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根据假膜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将白喉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其他部位的白喉4种类型。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患者数的80%。白喉根据局部和全身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喉白喉少,为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继发性鼻白喉外毒素吸收多,全身症状较重。
问题:
[单选] 有助于白喉早期诊断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是()
于假膜与黏膜交界处取材,涂片染色后查白喉杆菌。病变部位取材行细菌培养和毒力试验。用2%亚碲酸钾液涂于假膜上染色。抽血用EIA查白喉外毒素抗体。用荧光素标记白喉抗毒素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出白喉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