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对该患者进行治疗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补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生长抑素。氨甲苯酸。羟乙基淀粉。6-氨基己酸。头孢曲松。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患者初步诊断可能有()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电解质紊乱。失血性贫血。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μm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L(0~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下列情况可以延缓或防止血液标本凝固的是()
A.血液中加入少量肝素。血液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血液中加入枸橼酸钠。血液中加入草酸钾。血液中加入草酸铵。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μm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L(0~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根据病史与相关检查,该患者患有()
A.Graves病。甲亢危象。甲亢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障碍。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μm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L(0~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目前对该患者进行的治疗措施不合适的有()
A.甲泼尼龙。丙硫氧嘧啶。静脉注射毛花苷丙。输新鲜血浆。氨甲苯酸或6-氨基己酸。必要时输浓缩血小板。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关于抗真菌治疗,下列观点对的是()
A.临床确诊真菌感染,立即予以抗真菌目标治疗。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类药物。临床拟诊真菌感染,予以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临床诊断真菌感染,需行抢先治疗。根据痰培养结果,可确诊真菌感染,予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4周。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患者经初始抗真菌治疗后,仍有咳嗽、咳痰,肺部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转氨酶升高,下一步的处理是()
A.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继续用药,加用保肝药物。B.立即停药,等肝功能好转后继续使用至足够疗程。C.加强抗感染治疗。D.如肝功能损害明显,更换抗真菌药,同时予保肝治疗。E.联合抗真菌药,观察疗效。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和药物的安全性、性价比等因素,拟选用的抗真菌药物是()
A.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伏立康唑。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热3天伴食欲减退1天"就诊。原有糖尿病病史,间歇口服格列齐特,血糖控制不佳。查体:血压120/68mmHg,心肺无特殊,左脚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为92%。
患者入院后体温39.3℃,查血糖16mmol/L,尿常规示尿糖(++++),尿酮体(+),该患者的治疗措施包括()A.大剂量青霉素。左

趾切开引流。激素。退热剂。胰岛素控制血糖。维生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热3天伴食欲减退1天"就诊。原有糖尿病病史,间歇口服格列齐特,血糖控制不佳。查体:血压120/68mmHg,心肺无特殊,左脚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为92%。患者经上述处理2天后体温仍升高,进食量少,感明显乏力,呼吸深大,且血压和血小板计数下降,血肌酐上升,尿量减少,此时患者很可能合并()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DIC。C.感染性休克。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E.肾功能不全。F.肝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