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题库>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两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WBC9.2×109/L,Hb42g/L,RBC1.08×1012/L,PLT109×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2%。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为确定溶血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

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寿命测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测。Coombs试验、酸溶血试验及寻找原发病存在的试验。骨髓检查。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两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WBC9.2×109/L,Hb42g/L,RBC1.08×1012/L,PLT109×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2%。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为进一步明确溶血的存在,应首选哪项实验室检查()

A.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补体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OO×10<sup>9</sup>/L,白细胞数21.6×10<sup>9</sup>/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

A.血小板数增多。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合成减少。鼻粘膜下血管畸形。鼻粘膜炎症。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OO×109/L,白细胞数21.6×109/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该病临床上易并发。()

A.血栓形成。溶血。肺部感染。骨骼破坏。皮肤出血。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OO×109/L,白细胞数21.6×109/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首先考虑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35岁,入院时呈半昏迷状态。体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穿刺部位渗血不止。检验:血小板58×109/L;A/G为0.92,ALT681U;APTT90s(对照45s);PT28s(对照13s);TT35s(对照18s);BPC8×109/L;血浆D-二聚体阳性(胶乳凝集法)。关于该患者,错误的说法是()

A.该DIC发生很可能是由肝病引起。3P试验一定阳性。因子Ⅱ、Ⅴ、Ⅹ缺乏。TT延长是由于低纤维蛋白血症和/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引起。出血时间一定延长。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35岁,入院时呈半昏迷状态。体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穿刺部位渗血不止。检验:血小板58×109/L;A/G为0.92,ALT681U;APTT90s(对照45s);PT28s(对照13s);TT35s(对照18s);BPC8×109/L;血浆D-二聚体阳性(胶乳凝集法)。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纤溶亢进。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DIC。ITP。

问题:

[多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55岁,乏力、消瘦3年。实验室检查:WBC3.02×109/L,Hb64g/L,PLT45×109/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Ⅰ型+Ⅱ型)0.08,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RARS的形态学特征有()

A.外周血原始细胞<1%。外周血幼红细胞>1%。骨髓中幼红细胞<3%。骨髓中原始细胞<5%。环状PAS阳性幼红细胞<15%。环状铁粒幼红细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