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提示:调查发现,进食新蒸馍后发病,潜伏期大约1小时左右。人与人不传染,发病症状相似。制蒸馍的麦子有发霉现象。可初步诊断为()
A.黄曲霉毒素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青霉中毒。D.赤霉病麦中毒。E.棉酚中毒。F.含氰苷类食物中毒。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提示:重点检查蒸馒头用的小麦,发现部分小麦粒表面有发霉现象,而且有的程度很严重。对这些小麦的处理方法应为()
A.用水洗麦粒。B.延长烹调时间即可。C.将小麦精碾去除毒素。D.不能再食用。E.病麦一般比重较轻,将其分离出来。F.提高烹调的温度即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调查时主要应该关注()
A.进食到发病之间的潜伏时间有多长。B.三人的症状是否相似。C.所进食物是由什么样的原料做成的。D.人与人之间是否可以传染。E.各次发病之间是否有相似性。F.发病与食物是否有关。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提示:与病例和其他司机的面谈形成了爆发假设。同一公交线路的早班司机在终点站餐厅用餐是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同一线路的下午班和晚班的司机没有发生肉毒中毒,他们通常不在终点站餐厅用餐。调查者假定爆发局限于早班司机,起因为1月3日至7日之间在特定公交线路终点站餐厅进食。适用于本案验证假设的调查方法有()
A.前瞻性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回顾性队列研究。D.环境调查。E.收集检测食物标本。F.病例对照研究。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提示:医生已采集了患者的血液、粪便标本,并进行了检测,但没有检测到肉毒梭菌毒素。正确的处理有()
A.确定是否有其他人也暴露于共同来源。B.对2例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护理。C.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D.尽早使用抗生素。E.证实诊断。F.确定这例病例是否有联系。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提示:因食物导致的肉毒中毒危害很大,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可能引起其他人生病,因此由食物导致的肉毒中毒个案,可能是一场疾病大爆发的先兆。若可能还有其他病例,应立即着手调查的内容包括()
A.询问与患者共餐过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是否出现症状。B.与当地医院和急诊室联系,告知肉毒中毒的症状,要求报告所有的有相似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例。C.询问与患者共餐过的同事,是否出现症状。D.必须通过各种媒体报告爆发事件。E.查看当地医院住院部和急诊室登记,是否有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确定可疑患者是否有肉毒中毒的可能。F.询问患者,确定共同暴露的食物及与患者共餐的人。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提示: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7例与肉毒中毒症状一致的神经症状患者。5例患者就医,4例住院。所有患者都是来自于最初病例的同一公共汽车公司,同一线路行驶的早班司机,且均在运行线路终点站的一家餐馆用过餐。大约有58名司机在这条线路上行驶,27人为早班,16人为下午班,15人为晚班。尽管调查还在进行中,但为阻止食源性疾病的扩散,也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当资料提示但又不足以作出最后决定时,采取控制措施可依据的信息有()
A.高危人群。B.疾病的严重性。C.舆论关注程度。D.控制措施的易行性。E.暴露因素是否依然存在。F.患病人数。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提示:调查者给肉毒中毒病例下了定义:确诊病例为在1月5日至15日间出现症状,血清或粪便标本检测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的早班司机。疑似病例的定义为在此期间出现急性脑神经功能紊乱(例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的早班司机。对照组为同一线路的没有肉毒中毒急性神经症状的所有早班司机。调查者设计、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问卷。若此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则应重点注意的问题有()
A.每个问题的措辞易懂,不使用专业词汇和术语。填写或选择答案的方法尽可能简单。缩略词的使用仅限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的。问卷尽可能简短。准备所有的可能答案,确信各选项相互排斥.易懂。问卷中不包括,不知道这一选项。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某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举报,称某饮品公司从外地低价购进一批冰棒冰棋淋等冷冻饮品,其中冰棒75.6万根,冰棋淋23.5万盒,价值人民币100万元,上述产品均超过保质期限15~30天不等,现已人工对其生产日期进行了更改,准备出售。依照卫生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对该公司可进行的行政处罚有()
A.行政拘留。B.警告。C.没收违法所得。D.罚款。E.责令停业。F.没收非法财物。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某市卫生监督所接到举报,称某饮品公司从外地低价购进一批冰棒冰棋淋等冷冻饮品,其中冰棒75.6万根,冰棋淋23.5万盒,价值人民币100万元,上述产品均超过保质期限15~30天不等,现已人工对其生产日期进行了更改,准备出售。该公司的主要违法事实是()
A.经营腐败变质的食品。B.非法经营《食品安全法》有关“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C.经营用非法原料加工的食品。D.经营低价的食品。E.经营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F.经营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