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医学高级)题库>肿瘤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0岁,因“闭经、泌乳3年,视力减退1年,头痛5个月”来诊。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0.3cm,对光反射迟钝,以左眼为甚,左眼颞侧偏盲,双侧视盘萎缩;双乳有泌乳;四肢、脊柱未见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巴宾斯基征(-)。此时的处理方法是()。(提示术后行鞍区放射治疗,3年后出现右眼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右耳听力减退。颅脑MRI:右侧颞叶长T1、T2信号改变,增强后有不规则的强化影。18F-FDGPET:右侧颞叶前部见一放射性缺损区,周围环状放射性摄取增高。)

A.观察随诊。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化学治疗。再次放射治疗。穿刺活检。手术切除。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0岁,因“闭经、泌乳3年,视力减退1年,头痛5个月”来诊。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0.3cm,对光反射迟钝,以左眼为甚,左眼颞侧偏盲,双侧视盘萎缩;双乳有泌乳;四肢、脊柱未见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巴宾斯基征(-)。治疗策略是()。

A.溴隐亭。化学治疗。放射治疗。γ刀治疗。X刀治疗。手术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2个月来体重减轻3kg。实验室检查:CA19-925000kU/L。腹部B型超声和CT:胰头占位,直径约2.5cm,伴肝多发转移瘤。超声内镜:肝门区一3cm×3cm肿物。肝门肿物穿刺病理:转移性腺癌。化学治疗能给患者带来的利益有()。

A.延长生存期。减轻疼痛和改善一般状况。在延长生存期方面,联合化学治疗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含有西妥昔单抗的化学治疗显著优于联合化学治疗。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含有贝伐珠单抗的化学治疗显著优于联合化学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2个月来体重减轻3kg。实验室检查:CA19-925000kU/L。腹部B型超声和CT:胰头占位,直径约2.5cm,伴肝多发转移瘤。超声内镜:肝门区一3cm×3cm肿物。肝门肿物穿刺病理:转移性腺癌。如果患者接受了化学治疗,以下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有()。

A.吉西他滨单药。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吉西他滨联合放射治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西妥昔单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2个月来体重减轻3kg。实验室检查:CA19-925000kU/L。腹部B型超声和CT:胰头占位,直径约2.5cm,伴肝多发转移瘤。超声内镜:肝门区一3cm×3cm肿物。肝门肿物穿刺病理:转移性腺癌。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A.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瘤。化学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最佳支持治疗。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瘤术中射频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7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来诊。出血量不等。妇科查体: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如孕8周大小。下一步治疗选择()。(提示诊断性刮宫: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A.手术治疗。全身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术后盆腔放射治疗。手术+术后盆腔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术后盆腔放射治疗+激素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7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来诊。出血量不等。妇科查体: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如孕8周大小。为明确诊断和治疗,应检查()。

A.血常规。HPV检查。B型超声。阴道镜。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7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来诊。出血量不等。妇科查体: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如孕8周大小。经过合理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为()。(提示术后病理同术前,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瘤局限于子宫,没有淋巴结转移。)

A.30%。40%。50%。60%。70%。90%。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伴消瘦3年,频发低热2个月”来诊。查体:锁骨上区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肿物穿透浆膜至肠壁外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4/10,脉管(+),神经(+)。如果采用含有伊立替康方案的静脉化学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A.乏力。脱发。便秘。迟发性腹泻。外周神经毒性。胆碱能综合征。骨髓抑制。心脏毒性。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伴消瘦3年,频发低热2个月”来诊。查体:锁骨上区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肿物穿透浆膜至肠壁外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4/10,脉管(+),神经(+)。根据术后病理分期,标准辅助化学治疗持续时间为()。

A.3个月。6个月。1年。4个疗程。如果联合靶向治疗,时间可以缩短1/2。无须行辅助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