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患者女性,52岁,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余,血尿中偶有血块,期间曾发作两次左肾区绞痛。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伤口按时拆线。出院后患者需注意的事项为()【提示】术后病理报告:左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Ⅱ级,肿瘤大小7.5cm×6.0cm×6.4cm,肿瘤分期为PT2a,肾盂脂肪及肾周围脂肪未见侵犯。
定期影像学复查。定期肾功能复查。应用中药预防复发、转移。应用干扰素。应用白介素-2。应用肿瘤疫苗。应用舒尼替尼。应用索拉非尼。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62岁,因“问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以来,患者反复发作血尿4次。近2个月来患者右腰腹部胀痛不适,偶有下午低热(37.4~37.6℃)。体检:双肾区叩击痛(-),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站立位时可见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后不消失。
下列哪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腹部增强CT。腹部MRI。肾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62岁,因“问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以来,患者反复发作血尿4次。近2个月来患者右腰腹部胀痛不适,偶有下午低热(37.4~37.6℃)。体检:双肾区叩击痛(-),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站立位时可见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后不消失。
该患者还需行下列哪些检查()【提示】患者行增强CT加三维重建检查(图10),提示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瘤栓上极位于肝静脉开口以下,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肝右叶有3cm囊肿。
肺部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头颅MRI。腹部MRI。肾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右肾肿瘤穿刺活检。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62岁,因“问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以来,患者反复发作血尿4次。近2个月来患者右腰腹部胀痛不适,偶有下午低热(37.4~37.6℃)。体检:双肾区叩击痛(-),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站立位时可见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后不消失。
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建议为()【提示】患者在完善检查后确定其肿瘤临床分期为T3bN0M0,且未发现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证据。
右肾肿瘤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类型后行靶向药物治疗。右肾动脉栓塞术。局部放疗。右肾根治性切除术。右肾根治性切除术+腔静脉切开瘤栓取出术。直接靶向药物治疗。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62岁,因“问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以来,患者反复发作血尿4次。近2个月来患者右腰腹部胀痛不适,偶有下午低热(37.4~37.6℃)。体检:双肾区叩击痛(-),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站立位时可见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后不消失。
该患者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项有()【提示】患者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切开瘤栓取出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肿瘤大小7.5cm×6.0cm×6.4cm,肿瘤分期为pT3b,肿瘤侵犯肾盂脂肪及肾周围脂肪并进入脉管。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伤口按时拆线,病情稳定后出院。
定期影像学复查。定期肾功能复查。应用中药预防复发、转移。应用干扰素。应用白介素-2。应用肿瘤疫苗。应用舒尼替尼。应用索拉非尼。参加肾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53岁,因咯血1周就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ECOG评分为0分,既往体健,无内科疾患。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0cm,考虑为转移瘤。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中部有8cm肿瘤,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异常,腹膜后可见数枚淋巴结,最短径线为1.8cm,肝脏未见转移征象。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均正常,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对该患者下一步的处理方案为()【提示】该患者行肺部CT检查,再次证实双肺多发结节,考虑为转移癌。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浓聚灶。头颅MRI未见转移灶。
右肾肿瘤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右肾动脉栓塞术。局部放射治疗。右肾姑息性切除术。右肾姑息性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直接靶向药物治疗。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53岁,因咯血1周就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ECOG评分为0分,既往体健,无内科疾患。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0cm,考虑为转移瘤。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中部有8cm肿瘤,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异常,腹膜后可见数枚淋巴结,最短径线为1.8cm,肝脏未见转移征象。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均正常,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接受了右肾姑息性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肿瘤大小7.0cm×6.0cm×6.4cm,肾窦脂肪及肾周围脂肪未见侵犯,腹膜后3枚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未见癌转移。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应用干扰素300万U,每周3次。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应用舒尼替尼。应用索拉非尼。应用依维莫司。应用肿瘤疫苗。应用双磷酸盐预防骨转移。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53岁,因咯血1周就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ECOG评分为0分,既往体健,无内科疾患。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0cm,考虑为转移瘤。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中部有8cm肿瘤,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异常,腹膜后可见数枚淋巴结,最短径线为1.8cm,肝脏未见转移征象。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均正常,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为()【提示】患者接受了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的治疗方案。治疗12周后,影像学评估发现双肺有新发转移灶,腹部未见复发、转移征象,骨扫描未见异常。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继续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日1次。继续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12周后再做评估。应用舒尼替尼。应用索拉非尼。应用依维莫司。应用肿瘤疫苗。应用双磷酸盐预防骨转移。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36岁,因腹痛1周就诊。患者腹部呈持续性隐痛,向腹股沟放射。患者否认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病史。患者于3个月内体重减轻11公斤。腹部CT提示腹膜后多发肿物,最大直径约7cm。血清甲胎蛋白(AFP)800μ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IU/L。下列哪项检查对明确该患者的诊断最有意义()
骨扫描。睾丸B超。胸部CT。头颅MRI。骨髓穿刺。胸部X线。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36岁,因腹痛1周就诊。患者腹部呈持续性隐痛,向腹股沟放射。患者否认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病史。患者于3个月内体重减轻11公斤。腹部CT提示腹膜后多发肿物,最大直径约7cm。血清甲胎蛋白(AFP)800μ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IU/L。 患者肿瘤组织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提示】患者肿物组织活检:示灰白色实性肿瘤,未见出血及坏死,组织切片镜下特征见图21。
精原细胞瘤。内胚窦瘤。畸胎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肾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