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儿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孩,16个月。发热3d,体温38~38.5℃,呕吐2次,非喷射性胃内容物,大便每天2~3次,稀,无脓血。病来哭闹,多汗,拒抱。昨下午右下肢不肯站立及行走。查体:体温38.6℃,神志清,烦躁,前囟已闭,咽稍红,颈软,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腹软,腹壁反射存在,右下肢不肿胀,肌力Ⅱ级,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提示: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呼吸节律不整,两肺有细湿啰音。提问:可能的并发症为()

A.合并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呼吸肌瘫痪。呼吸中枢麻痹。腹肌瘫痪。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孩,16个月。发热3d,体温38~38.5℃,呕吐2次,非喷射性胃内容物,大便每天2~3次,稀,无脓血。病来哭闹,多汗,拒抱。昨下午右下肢不肯站立及行走。查体:体温38.6℃,神志清,烦躁,前囟已闭,咽稍红,颈软,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腹软,腹壁反射存在,右下肢不肿胀,肌力Ⅱ级,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提示:该患儿血清中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提问: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A.卧平板床。给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B0.1mg/d肌肉注射。给20%甘露醇。将患肢置于功能位置,防止下垂或其他畸形。静脉给抗生素。地巴唑0.1~0.2mg/kg·d顿服。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孩,16个月。发热3d,体温38~38.5℃,呕吐2次,非喷射性胃内容物,大便每天2~3次,稀,无脓血。病来哭闹,多汗,拒抱。昨下午右下肢不肯站立及行走。查体:体温38.6℃,神志清,烦躁,前囟已闭,咽稍红,颈软,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腹软,腹壁反射存在,右下肢不肿胀,肌力Ⅱ级,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提示:如果经积极对症治疗,患儿未再抽搐,神智清楚,诊断为高热惊厥。提问:关于高热惊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性高热惊厥无需镇静治疗。安定0.1~0.3mg/kg静脉注射。高热惊厥多有阳性家族史。约半数高热惊厥病人可有复发。约1/3高热惊厥病人可有复发。复杂性高热惊厥即癫痫的一种。复杂性高热惊厥可给予镇静治疗。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八个月患儿,因发热1天抽搐一次来诊,抽搐呈全身大发作状,就诊时抽搐已止。患儿既往史无特殊。急诊查体:患儿体重6kg,体温39.5℃,神清,呼吸尚规则,无皮疹,心率150次/分,骨骼未见畸形,四肢肌张力略低,双侧巴氏征阳性。提示:血常规WBC10×109/L,N40%。提问: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颅内出血。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低钙惊厥。病毒性脑炎。癫痫。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八个月患儿,因发热1天抽搐一次来诊,抽搐呈全身大发作状,就诊时抽搐已止。患儿既往史无特殊。急诊查体:患儿体重6kg,体温39.5℃,神清,呼吸尚规则,无皮疹,心率150次/分,骨骼未见畸形,四肢肌张力略低,双侧巴氏征阳性。提示:随病情进展患儿渐出现神智不清。提问:进一步应做哪些检查()

A.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颅CT。血培养。血钙测定。大便培养。便常规。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提示: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病人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静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入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提问: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输注肝素。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潘生丁。活血化瘀中药。静注654-2。静注腹蛇抗栓酶。抗生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1.0g/L,培养阴性提问: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A.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右侧股静脉栓形成。局部血肿。足背动脉病变。髂外静脉栓形成。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新血栓形成。凝血机制障碍。原发性制膜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1.0g/L,培养阴性提问: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A.凝血机制障碍。下腔静脉上段栓塞仍无好转。抗凝治疗无效。强的松的用量与疗程不当。合并感染。未加CTX等细胞毒药物。该患儿的肾小球病理类型对激素不敏感。蛋白质摄入未加以控制。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1.0g/L,培养阴性提问: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A.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CD.。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炎(MN)。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轻微病损性肾小球肾炎(ML)。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EPGN)。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GN)。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儿,女,6个月,体重8kg。呕吐、腹泻、伴发热3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10余次/日,每次量多,尿量明显减少。查体:体温39.2℃,脉搏120次/分,面色苍白,精神萎糜,前囟和眼窝深凹陷,皮肤弹性极差,双肺未见异常,心音低钝,心率不齐,四肢发凉。ELISA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大便培养:正常菌群生长,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本病有以下哪些特点()

A.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病原体。秋冬季节最常见的病原体。50%心肌酶谱异常。多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为1周。腹泻点为: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粘液少,无腥臭味。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染。粪-口传播为唯一的传染途径。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