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2005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固定成本
2.Lm 曲线
3.结构性通货膨胀
4.固定资本
5.跨国公司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用供求法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简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原因。
2.简述投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3.登尼森提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是什么?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6.国家宏观调控应掌握哪些数量界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市场失灵的原因。
2.试述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答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固定成本:又称可变成本,指成交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是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费用支出。固定成本一般包括租用机器厂房所花费的租金、机器设备折旧费、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的报酬、员工的工资等等。在一定时期内,这些费用一般是不变的,与产量的变化无关;因为这些成本都是必不可少的,厂商不能对它们进行选择使用与否或使用多少,只要建立了企业,无论在一定时期内是否生产产品,都一定要支付这些成本。
2.Lm 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以收入Y 为横轴,利率r 为纵轴所画的LM 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LM 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①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该系数越大则LM 曲线斜率越大;②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该系数越大则LM 曲线斜率越小。引起LM 曲线移动的有以下两种因素:①货币需求对收入及利率的敏感系数的影响。②实际货币供给量。当名义货币供给量M 增加或物价水平P 下降,LM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通过LM 曲线可以清楚看出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
3.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需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没有显著变化的条件下,若经济中发生个别关键性商品(如石油、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