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综合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首都经贸大学
2003年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复试)
一、解释概念(20分,每题4分)
1.边界分析
2.零和对策
3.职位分类
4.行政公共关系
5.具体行政行为
二、简答题(44分)
1.公共政策的功能(12分)
2.公共政策调整的障碍(12分)
3.简要回答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10分)
4.行政精神的构成及其特点(10分)
三、论述题(15分)
从法律特征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行为的性质。
四、案例题(21分)
某市原主管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是市城建局,为适应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城建局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委员会。后来,市政府为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又在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城市建设科,协助市长协调城建委和城建局的关系。一个城市三个机构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结果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事层出不穷。有利的事大家抢着干,有困难的则互相推诿,而且,属于处级单位的城建委和城建局要向政府请示、汇报工作时,还要通过市政府城建科这一科级机构,又多了一个层次。这样,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
(案例分析)试从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以及行政组织编制设置的指导原则来分析某市加强城市建设的做法为什么事与愿违?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首都经贸大学
2003年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复试)
一、解释概念(20分,每题4分)
1.边界分析:
2.零和对策:
3.职位分类:指把公务员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业务内容、简繁难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以此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方式。这种分类的主要特点是: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遵循“因事择人”原则;分类的基本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而不是人的身份、地位和资历;分类的目的是为公务员的各项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实现科学的人事管理。
4.行政公共关系: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