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工程大学918传热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时是否一定可以得到收敛的解?不能得出收敛的解时是否因为初场的假设不合适而造成?

【答案】(1)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时不一定能得到收敛的解;

(2)不一定能得到收敛的解其原因不是因为初场的假设不合适,而是由于迭代方式不合适。

2. 冬天,在相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为什么骑摩托车比步行时感到更冷些,一般要戴皮手套和护膝?

【答案】因为强制对流换热强度与流体壁面之间的相对速度有关,相对速度越大,对流换热越强。与步行相比,骑摩托车时相对速度较大,对流换热强度大些,因此人体会散失较多的热量从而感到更冷些。

皮手套和护膝,由于透气性差、导热系数小,增加了传热热阻,降低了散热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3. 分析双层保温杯中从热水到外界环境的传热过程,并提出提高保温性能的措施或途径。

【答案】(1)传热过程:内部水通过向对流换热传热给内层内壁,而后通过导热传给内层外壁,内层外壁通过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传热给外层内壁,内壁通过导热传热给外层外壁,外壁通过自然对流换热与外界空气交换热量。

(2)措施:内、外层间抽真空,内层外壁及外层内壁作表面处理,减小表面发射率,内、外层间加层,相当于加遮热板。

4. 速度边界层的概念及如何定义边界层厚度。

【答案】这种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速度边界层(或流动边界层)。通常规定达到主流速度的99%处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厚度,记为

5. 在某厂生产的测温元件说明书上,标明该元件的时间常数为1s 。从传热学角度,你认为此值可信吗?

【答案】根据时间常数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认为是常数,但表面传热

系数h 却是与测温元件与被测物的换热条件有关。因此,对该说明书上表明的时间常数值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相信。

6.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什么?从换热表面的结构来说,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1)尽可能减薄凝结液膜;(2)尽快排除凝结液;(3)

及时排除不凝结性气体。为了强化凝结换热,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减薄大部分表面的凝结液膜,并设置一定的通道,使凝液尽快排除。

二、计算题

7. 为测定某金属的导热系数,进行如下实验。取直径为20mm 的金属长棒,一端放入炉中加热,另一端伸到20℃的空气中,空气与棒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距100mm 的两截面上测得温度分别为

【答案】由题意知,该题目可视为无限长细杆传热问题。

得:

8. 为测量某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取厚度为50mm 的无限大平壁试样,稳态时测得:材料两侧的温度分别为100℃和20℃,中心面的温度为50℃,热流密度为定该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关系

中的常数

和b 。

【答案】稳态且当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已知时,可得:

解两式得:

9. 绝缘电线的内部为半径为R ,长度为L 的铜线,该铜线的导热系数其导热系数温度为

为常数,已知铜线外侧与绝缘塑料皮接触处温度恒定为

为常数,电阻率为绝缘塑料皮的外侧空气

试确

达到热稳态后,在相

试确定该金属的导热系数。

导线通过电流I (A )而均匀发热。铜线外侧敷设绝缘塑料皮,绝缘塑料皮厚度为绝缘塑料皮外侧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试写出这一稳态过程的数学描述。

【答案】该问题的数学物理模型如图所示。

由式可知,圆柱坐标系的通用导热微分方程式如下式所示:

(1)结合题意,对于铜线部分,其导热过程为稳态、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其导热微分方程可以化简为:

内热源可以表示为:铜线外表面边界条件:铜线中心边界条件:

(2)绝缘塑料皮部分为稳态一维导热问题,其导热微分方程可以化简为:

绝缘塑料皮外表面边界条件:绝缘塑料皮内表面边界条件:

图 模型示意图

10.如图所示有3个无限大的平行平板。平板1的温度为1200K , 平板3温度为60K ,

。若板2不从外部热源接受任何热量,试求它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本题利用遮热板的思路求解,取单位辐射面积,热网络图如图所示,由于无限大平行平板的假设,角系数均为1。已知:

可得:

由热平衡可列出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