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时专业综合传热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太阳灶的受热表面要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而辐射采暖板不需要做黑色?

【答案】(1)①太阳灶要求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要多,而太阳辐射射线的能量主要位于短波范围,最佳的太阳灶受热面应是部分光谱全部吸收,

,黑色表面有利于吸

;②另一方面太阳灶要求本身辐射出去的能量要尽量少,而太阳灶本身收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

辐射出去的能量因温度不是太高主要位于长波部分,粗糙表面能使长波辐射投射到自身而减少辐射热损失。

两方面综合,粗糙的黑色表面吸收太阳能最多,损失的长波辐射最少。把太阳灶的受热面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能基本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太阳灶的受热表面要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

(2)对于辐射采暖板,其表面温度不高,大部分福射射线的能量位于长波范围。此时,采用粗糙的黑色表面

由基尔霍夫定律

反而阻碍其散热,因此辐射采暖板不

需要做成黑色。

2. 在气温为10℃的房间内用细绳吊一段直径均匀的圆柱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形状会发生哪些变化?冰块会在绳上完全融化吗?

【答案】由题意知,该冰柱的融化过程相当于竖圆柱的自然对流换热。根据竖壁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由于冰柱壁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温度,故流体贴壁向下流动,边界层上部薄而下部厚。局部对流换热系数上部较大而下部较小,因此,虽然冰柱整个会慢慢融化,但是上部融化较快,其形状会变得上部细、下部粗,不等在绳上全部融化完就会掉在地上。

3. 什么是“半无限大”物体?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存在正规状况阶段吗?

【答案】(1)所谓“半无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限延伸的物体。

(2)因为物体向纵深无限延伸,初始温度的影响就远不会消除,所以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不存在正规状况阶段。

4. 由导热微分方程可见,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你说对吗?(提示:导热的完整数学描述为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

【答案】上述观点不对。因为热扩散率中含有导热系数,而且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第二或第三类边界条件中都隐含着导热系数的影响。

5. 简述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

【答案】(1)对于普通玻璃、塑料薄膜、非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及多元子气体等介质,可以透射可见光,但可以阻隔红外线。

(2)当可见光透射过这些介质后,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吸收; (3)另一方面,固体的温度相对较低,发出的辐射能绝大部分是红外线。

(4)红外线无法透过这些介质,使得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的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6. 为什么珠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比膜状凝结的高?

【答案】由于珠状凝结时表面不易形成凝结液膜,相比膜状凝结没有液体膜层热阻,蒸气直接与冷壁面接触,因而表面传热系数高。

二、计算题

7. 一直径为20mm 热流计探头,用以测定一微小表面积

温度

设计)。

探头与

是漫射表面,探头表面的吸收率可取为1。试确定

的辐射热流。该表面的面积为

的相互位置,如图所示。探头测得的热流为

的发射率(环境对探头的影响可忽略不

【答案】由能量平衡得:

(因为

是漫射表面)

代入求得

8. 换热面积

的逆流式换热器,使用初期能把热容量

的热流体从200

℃降低至140℃, 把冷流体从30℃加热至120℃。但该换热器运行两年后,在冷热流体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冷流体出口温度仅为90℃。

求:(1)该换热器的换热量降低了多少? (2)该换热器壁面上产生的污垢热阻私为多少? 【答案】(1)

运行两年后,流体出口温度变化,但仍满足热平衡:

产生污垢后换热量:

换热量降低量:

(2)运行初期的平均温度差:

产生污垢后平均温度差:

’传热系数的变化反映了污垢值的变化:

9. 一外径

的蒸汽管道,蒸汽温度为400℃。管道外包了一层厚0.065m 的材料A ,测得

的材料B 。测得材料B 的外表面温度为30℃,

其外表面温度为40℃,但材料A 的导热系数无数据可查。为了知道热损失情况,在材料A 外又包了一层厚0.02m ,导热系数

内表面温度为180℃。试推算未包材料B 时的热损失和材料A 的导热系数

【答案】蒸汽凝结传热热阻和金属壁导热热阻可以忽略,对于绝热材料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