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88人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之传热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基尔霍夫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其含义及适用条件。 【答案】表明善于吸收的物体必善于发射,反之亦然。适用条件:实际物体与黑体投射辐射处于热平衡,或者为灰体。

2. 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案】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会使得膜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大减小。

原因: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在靠近液膜表面的蒸气侧,随着蒸气的凝结,蒸气分压力减小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增加,蒸气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同时蒸气分压力的下降,使相应的饱和温度下降,

减小了凝结的动力也使得凝结过程削弱。

3. 有人对二维矩形物体中的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矩形的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与温度为的流体发生对流换热,这样能预测温度场的解吗?

【答案】根据所给边界条件,可以判断该物体没有热流,所以物体各点温度均为tf 。

4. 试分别说明导热问题3种类型的边界条件。

【答案】(1)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2)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或温度梯度;

(3)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与周围流体间的对流换热情况,即已知表面传热系数h 和周围流体温度t f 。

5 “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是否为同一现象?试以实例说明.。对流换热是否属于基本的传热方式?

【答案】(1)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现象。

(2)其区别为:①热对流是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而对流换热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②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这两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作用,由于流体质点间的紧密接触,热对流也同时伴随有导热现象;③对流换热必然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3)工程中流体与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因相对运动而发生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6. 为什么太阳灶的受热表面要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而辐射采暖板不需要做黑色?

【答案】(1)①太阳灶要求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要多,而太阳辐射射线的能量主要位于短波范围,最佳的太阳灶受热面应是部分光谱全部吸收

第 2 页,共 56 页 ,黑色表面有利于吸

;②另一方面太阳灶要求本身辐射出去的能量要尽量少,而太阳灶本身收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

辐射出去的能量因温度不是太高主要位于长波部分,粗糙表面能使长波辐射投射到自身而减少辐射热损失。

两方面综合,粗糙的黑色表面吸收太阳能最多,损失的长波辐射最少。把太阳灶的受热面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能基本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太阳灶的受热表面要做成粗糙的黑色表面。

(2)对于辐射采暖板,其表面温度不高,大部分福射射线的能量位于长波范围。此时,采用粗糙的黑色表面

需要做成黑色。

由基尔霍夫定律,反而阻碍其散热,因此辐射采暖板不

二、计算题

7. 厚为初始温度为的无限大平板(物性参数为常数),在时间时突然放入温度为的介质中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写出板内温度分布满足的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并定性讨论毕渥准则对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答案】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

微分方程:

定解条件:

数大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如图所示。

8. 如图所示表面间的角系数可否表示为

:

更正。

【答案】分解性原理的基本形式为:

第 3 页,共 56 页 如有错误,请予

利用互换性原理可改写为:

对于

对于

故完整的书写形式为正确。 根据分解性原理,正确的书写形式为:

不正确。

化简后则为

9. 一冰箱的冷冻室可看成是外形尺寸为的立方体,其中顶面尺寸为

冷冻室顶面及4个侧面用同样厚度的发泡塑料保温,其导热系数为

冷冻室的底面可近似地认为是绝热的。冷冻室内壁温度为-10℃,外壁护板温度

为30℃。设护板很薄且与发泡塑料接触良好。试估算发泡塑料要多厚才可限制冷量损失在45W 以下。

【答案】a=0.75m,b=0.5m

10.热电偶的接结点近似为是直径为0.5mm 的球体,

热电偶材料的

热电偶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00℃的

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间。

【答案】(1)判断能否用集中参数法。

第 4 页,共 56 页

试求热电偶指示温度为50℃时所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