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指B 细胞在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免疫过程。

2. 异养。

【答案】异养是指生物自身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也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有机物,并从这些有机物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营养方式。

3. 原叶体。

【答案】原叶体是指蕨类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4. 短日植物。

【答案】短日植物是指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日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典型的短日植物有晚稻,菊花等。

5. 生物膜。

【答案】生物膜是指细胞膜及细胞的内膜系统。厚7〜8nm ,具有选择透性。

6. 顺式作用元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 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7. 达尔文主义。

【答案】达尔文主义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8. 主溢痕。

【答案】主缢痕是指在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染色体上出现的一个向内凹陷的缩细的部位,着丝粒位于其上。

二、简答题

9. 简述生物学的分科。

【答案】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有如下分科:

(1)早期按生物类群或研究对象划分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

(2)按结构、机能以及各种生命过程划分的学科有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 (3)从不同层次研究生物学的学科有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4)20世纪以来,用物理学的、化学的以及数学的手段研究生命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仿生学等。

10.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出去。

(1)静息电位的形成

静息电位是神经元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此时膜处于极化状态。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有:

泵维持②膜对和离子在膜内外的不平均分配,使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 的透性不同,加强了膜外的正电性;细胞内存在的很多带有负电的大分子,使膜内的负电性加强,从而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

大量流入和

无,传播快速。

11.简述转基因克隆技术的基本步骤。

【答案】转基因克隆技术的基本步骤:

(1)构建基因载体:按分子克隆方法构建含有目的基因和新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的(或融合基因)表达载体。

(2)体细胞的培养和基因转染:对体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然后将传代细胞与构建基因混合,用电转移法转染细胞。再用含有新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挑选出成活的细胞继续培养,形成转基因细胞系。

(3)转染细胞的鉴定:用PCR 分析或Southern 杂交确认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

(4)核移植与克隆:经核移植操作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按常规进行克隆。

12.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答案】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1)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离子通道张开,神经冲动伴随大量流出,发生一短暂的可逆性的周期变化,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

和副性征的出现。(2)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排卵后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并“封锁”子宫颈,使精子不得入内。

雌、孕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子宫周期,刺激子宫颈黏液的变化。

13.多肽是沿inRNA 的端还是端延长的?

端移行,实现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在真核生物中,mRNA 在细胞核内形成后,即穿过核膜孔进入细胞质。此时核糖体即可附着其上,从它的端开始“阅读”,即从mRNA 的端向

1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和它的组成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等的变化,并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造成有害于人类或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如下:

(1)空气的污染物被吸收的途径是人体呼吸系统或体表接触。水污染通过饮食吸收和皮肤接触,此途径的吸收物无排除的可能,预防方法是做好保护,如在疑有污染的空间带口罩或在疑有污染的水域避免接触。

(2)瓜果蔬菜等饮食被污染,吸收的途径是人的消化系统,排除的途径是人体的肝脏及排泄系统。

三、论述题

15.论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答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2大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和转化,遵守物质不灭定律,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可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1)生物个体,在这个层次上生物个体吸取营养物质建造自身,经过代谢活动又把物质排出体外,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归还于环境;(2)生态系统层次,在初级生产者的代谢基础上,通过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把营养物质归还环境之中,故称为生物小循环或营养物质循环;(3)生物圈层次,物质在整个生物圈各圈层之间的循环,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它始于生产者的初级生产,止于还原者功能的完成,整个过程包括着能量形态的转变,能量的转移、利用和耗散。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热而散失。食物链各环节上的能量的转化效率称生态效率,约为10%。

16.根据进化顺序,说明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动物名称,并注明相应的进化上重要进步特征。

【答案】脊索动物门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

表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