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无性生殖。
【答案】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3. DNA 的复制。
【答案】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 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 的过程。
4. 补体
【答案】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5. 扩散。
【答案】扩散是指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区域移动到低浓度的区域的过程。
6. 电子传递链。
【答案】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
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的传递及氧的利用,产生
7. 环境。
【答案】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8. 营养级。
【答案】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和A TP 。
二、简答题
9.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1)生态系统的组成核心是生物群落;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地区特点和空间结构;
(3)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是通过物流与能流过程实现的;
(4)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复杂的动态平衡特征;
(5)生态系统表现明显的时间特征,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6)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多样性成正比。
10.多肽链在疏水环境还是亲水环境更容易形成螺旋?为什么?
【答案】由于稳定螺旋的力是氢键,那么在疏水环境中很少有极性基团干扰氢键的形成,而在亲水环境中则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或极性分子,它们能够干扰螺旋中的氢键使之变得不稳定。所以多肽链片段在疏水环境中更利于螺旋的形成。
11.解释什么是生物导弹?
【答案】生物导弹是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物(药物)的结合体:
(1)单克隆抗体:运载工具一一识别、结合癌细胞;
(2)药物:只杀死癌细胞、不伤害健康细胞。
12.为什么根据老树的年轮能够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答案】因为在春、夏季,气候适宜,水分充足,老树的木质部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多,管腔大,木纤维成分少,材质疏松而颜色较浅,称为早材。入秋随着气候变冷,雨量减少,形成层活动减弱甚至停止,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少,管腔小,木纤维成分多,材质紧密而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界限不明显,但第一年的晚材和第二年的早材界限明显,由于维管形成层在一年中周期性的活动,多年生老树的树干上出现年轮。根据年轮可以算出树的年龄,根据某一年的宽窄也可推测出该年的气候特征,如雨量多少、气温高低等。考古学上甚至可利用年轮及木材的结构来推测文物的年代。这就是年轮用于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状况的原因。
13.简述细胞核的功能和意义。
【答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的调节中心。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 分子,而DNA 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细胞核是遗传物复制的场所。细胞核中包含着携带细胞全部基因组的染色体。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中,RNA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它成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4.为什么说与无脊椎动物相比较,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是进化的最高峰?
【答案】脊椎动物代表着发育进化的最高层次。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形成了中空的背神经管,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只有神经节或神经索,头部的几个神经节趋向于融合在一
起形成脑。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特点:
(1)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于胚胎背部外胚层内褶而成的神经管,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神经管的前部发育成脑,然后分化为前脑、中脑、后脑三个脑泡;后部发育成脊髓。前脑进一步分化为端脑和间脑。端脑将发展成大脑,间脑将发展成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后脑(菱脑)进一步分化为脑桥、小脑和延髓。
(2)整个神经系统区分为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延伸出来的成对神经索组成,伸向身体各处。
三、论述题
15.以被子植物为例,说明高等植物生殖发育的全过程。
【答案】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幼苗,长大分化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植物体开花,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雄蕊的花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成熟的花粉粒中含有雄配子即精子。雌蕊的柱头是接受花粉的地方,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中胚珠的胚囊内形成雌配子即卵细胞,受精也在胚囊内完成。被子植物生殖时,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发育成胚(2n ), 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胚乳(3n )。受精以后,子房和胚珠继续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幼苗。
这样,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幼苗继续成长为成年植物,成年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通过繁殖(开花、传粉、受精),又产生新一代的种子果实。
16.以多莉羊为例,论述细胞发育的全能性及克隆。
【答案】(1)多莉羊
1997年英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胚胎学家维尔穆特领导四人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无性繁殖实验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的克隆出一只雌性小绵羊一一“多莉”,这只小羊与它的“母亲”一模一样。
(2)克隆
克隆即无性繁殖,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番薯、马铃薯、玫瑰等,即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通常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动物的克隆技术,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
(3)克隆羊多莉与细胞全能性
克隆羊多莉就是首次利用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即克隆技术而克隆成功的,核供体是高度分化了的体细胞一一乳腺上皮细胞,而不是尚保留有细胞全能性的早期胚胎细胞。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动物特化细胞的细胞核仍保持全能性,这是克隆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说明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克隆羊的大致操作过程:
①芬兰多塞特白品种绵羊提供核供体细胞,即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状态是处于后1/3妊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