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2. 系统的能量流。

【答案】能量只是一次穿过生态系统,不能再次被生产者利用而进行循环。这一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现象称为能量流。

3. 光周期

【答案】光周期是指生物每天在太阳升起和降落之间的总时间长度内暴露于阳光的时间。

4. 活化能。

【答案】活化能是指断裂化学键起始反应所需的最低能量。

5. 外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细菌分泌到介质中的毒素,为毒性很强的蛋白质,随血液和淋巴进入身体各部位。

6. 细胞免疫。

【答案】细胞免疫是指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7.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是一种能够催化DNA 中相邻的【答案】

二酯键并把两段DNA 拼接起来的核酸酶。

8. 核酶。

【答案】

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

另一类催化分子间的反应。

目前发现的至少有两类:一类催化分子内部的反应,和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

二、简答题

9.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大小在哪一范围内?怎样理解细胞的大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答案】

典型的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在

只有lOOnm 。而真核细胞的直径平均为之间,细菌类的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直径动、植物细胞一般为10〜100pm 。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増大或缩小。如人、牛、马、鼠、

象的肾细胞、肝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参天大树和丛生灌木在细胞的大小上并无差别;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因此,生物个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细胞必须维持合适的表面积/体积,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换物质。表面积太小,这些任务就难以完成。

10.—种生物的生物学全名有哪几部分组成,书写有何要求?

【答案】双名法为物种的命名方法,由两个拉丁文字或拉丁化文字组成。

前面为该生物的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字为其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第一字母不需大写;在学名之后还可加上定名人的姓氏。

11.简述陆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和机理。

【答案】(1)陆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通过陆生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因此植物修复是一种很有潜力、正在发展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

植物修复具有成本低、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宄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2)修复机理

①植物挥发;②植物吸收;③植物吸附。

12.什么是大脑皮层联络区?

【答案】大脑皮层联络区是指(1)感觉区、运动区以外的部分;(2)负责语言、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区 域。

13.请说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案】(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生物的疾病是由于其细胞机能失常;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界(动、植物)有机结构多样性相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

细胞学说为进化论奠定了生物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被公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14.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酵母在无氧条件利用NADH 使丙酮酸还原为乙醇,即酒精发酵。在这一过程

中生成才能使糖酵解继续进行下去。高等动物在剧烈运动时,氧供应不足,葡萄糖酵解产

乳酸进入肝细胞,

供生的丙酮酸不能氧化脱羧,因而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这时丙酮酸就进入乳酸发酵途径。肌肉细胞产生乳酸,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刺激呼吸,

使呼吸加快以供应更多在肝细胞中氧化成丙酮酸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这一过程产生的

应就保证了糖酵解的进行,无氧呼吸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2)其生理意义:迅速提供能量,给某些器官提供正常代谢所需的能量。

可用来保证糖酵解过程中3-憐酸甘油醛的氧化和磷酸化。这是有氧呼吸的动物进行乳酸发酵的一个重要作用:保证

三、论述题

15.解释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市场上常常可以买到无籽西瓜、无籽西红柿等果蔬。

【答案】无籽西瓜的培育属于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应用,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培养无籽西瓜的方法: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 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 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我们平时所吃的西瓜是二倍体西瓜,就是说其细胞核内有两个染色体组,这样的西瓜的减数分裂因有同源染色体而能正常进行,所以,也就能形成正常的种子。而无籽西瓜是三倍体的,也就是说其细胞核内有三个染色体组,因为染色体组数是奇数,在减数分裂是就会发生联会紊乱,导致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也就不能形成种子了。果实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但有些植物只经过传粉而未经受精作用,也能发育成果实,这种果实无籽,称单性结实,如香蕉、无籽葡萄、无籽柑桔等。也有些植物的结实是通过某种人为诱导,形成具食用价值的无籽果实,这种结实称诱导单性结实,如培养无籽番茄的方法:在番茄花蕊期去掉雄蕊,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雌蕊柱头,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而形成无籽番茄。无籽的果实不一定都是由单性结实形成,也可在植物受精后,胚珠的发育受阻,因而形成无籽果实。

16.试述温度作为一个生态因子对动物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答案】在各种生态因子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因而也影响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数量与分布。

动物生存的生命温度幅度在相当狭小的范围内,一般动物生命活动的低限为冰冻,高限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