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7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2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17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4
一、名词解释
1. 真相
【答案】真象与事物的本质一致的现象,通常叫做真象。
2. 历史唯心主义
【答案】历史唯心主义是指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3. 主要矛盾
【答案】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
4. 空间
【答案】空间是指事物运动广延性、伸张性。这种广延性、伸张性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分离状态,即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排列次序等。日常所说的“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这些词,表不的就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事物的广延、伸张都在三个方向进行,都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构成。
二、简答题
5. 简述物质生产对科学的作用。
【答案】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其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力一面:
(1)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2)物质生产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的水平,决定科学研究的水平。
(3)物质生产为发展科学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新的科学技术
成果,决定着科学技术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可能和速度。
6. 简述经济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法。
【答案】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因此,二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就是指这两个序列的三大阶段的划分法。
7. 请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答案】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极大影响:
(1)现代科技革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受到现代科技革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影响。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以确凿的科学事实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也受到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许多新问题的推动。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提出的伦理问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等等,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8. 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劳动者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它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2)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同时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运输设备、灌溉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在劳动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
①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如矿藏、原始森林、空气等等;
②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如做衣服用的布,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一个物件在某一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资料,在另一生产过程中就可能成为劳动对象; 还有些物件,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某一物件到底是劳动资料还是劳动对象,或者兼是二者,应该根据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而定。
三、论述题
9.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可以从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这三个方面来衡量人的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①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全面协调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并在劳动实践中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们不再屈从于被迫的分工和狭隘的职业,每个人按自己的天赋和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领域。而且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除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的发展,并不否认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
②自由发展
自由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片面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不自由的发展。虽然个人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但不是他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选择的,而是被外界所强加的。这种不自由的发展虽然也能发挥作用,但不能成为调动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因。
③充分发展
充分发展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有程度问题,人总是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是与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相互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更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分析一一“两个离不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