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28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险费率与工资替代率

【答案】(1)社会保险费率与工资替代率的解释

社会保险费率是社会保险单位在一定时期计算和收取保险费的比率。它通常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社会保险费率通常分为综合保险费率和分类保险费率。

工资替代率,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某一时期某一群体(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养老金收入替代原来工资收入的比例,通常用同一时期退体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白分比表不。从狭义上说,其指退休者原来的工资收入,改由养老金替代,养老金收入替代原来工资收入的比例。

2. 智利模式

【答案】智利模式是指具有智利特点的强制储蓄模式,智利现行的养老金私营化制度规定,职工必须按工资收入的10%按月缴纳保险费,并存人个人退休账户,企业小缴费。在基金的运行中,智利采取的是由相互竞争的养老基金公司负责管理个人账户基金,注重基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保险金待遇主要取决于个人退休账户积累额及投资收益状况。当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通过不同方式领取退休养老金。智利在推进养老金私营化模式时,政府从立法、运行机制及监控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以确保基金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3. 军人退役安置(military veteran aftercare)

【答案】军人退役安置是指国家和社会向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的经济和服务保障。经济保障包括发给退役者安置费、各种临时性生活津贴和生产性贷款; 服务性保障包括就业安置、就学安置、落户安置、职业培训、技术培训等。军人退役安置制度是国家因应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单独为军人提供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的生活安全。我国军人退役安置体系主要包括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军官安置及军人转业培训等内容。

4. 属地管理

【答案】属地管理指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范下,由各地区组织实施并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与监督当地的社会保障事务。

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社会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它在运行中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系统,并需要通过在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实施机构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主要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成

员之间的共济或互济互助。因此社会保障管理奉行属地管理原则,是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互济性和社会性的内在要求。

5. 效率

【答案】效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宏观意义上的效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通常用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来描述; 第二阶段是可持续的综合效率,仍体现了人类对效率的追求,但增加了生态、环境对效率的制约条件,丰富了效率的内涵; 第三阶段是网络经济的效率,又称“后工业效率”,指通讯和计算机的网络化使传统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社会保障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制度自身运行成本的节约以及制度运行的有效性。

6. 仓储后备论

【答案】仓储后备论是中国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渊源,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社会思想,也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正是基于仓储后备思想,中国历代创设了不少仓储,如常平仓、义仓、惠民仓等,这些设施也确实为救济灾民贫民发挥过很好的作用。

7. 社会福利制度

【答案】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为促进人类幸福、疗救社会病态的规范的社会行为。

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仅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各种福利服务,它在社会生活中是补缺性的,涉及的是传统社会工作的内容,宗教和慈善机构、邻里和社区等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则包括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福利以及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等。

8. “金保工程”

【答案】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其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一”是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二”是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子系统; “三”是三级结构,指由中央(劳动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是四项功能,指具各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补充保障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能?

【答案】补充保障是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因此补充保障在某种意义上是排斥政府的行政干预,但是补充保障的发展同样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扶持甚至财政援助。因为补充保障作为一项关系到人们根本利益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框架下运行,并接受政府监督。总的来说,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

(1)推动立法,实行监督

政府推进立法的目的在于为补充保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保护信息资源劣势一方的合理权益,为了确保补充保障义务方应尽义务的履行以及权利方合法权利的获得,无论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还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保障,政府都有责仟推动有关立法工作。法律的完善将大大降低补充保障的运行成本,保证补充保障运作的效率并促使其规范化发展。同时还需要有政府的适度监管,以确保补充保障能够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2)宏观调控、政策引导

对于补充保障应该充分注重运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经济调控政策“有形的手”两种手段。政府可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一规划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补充保障,综合考虑相关政策的协调性与相互配合、使其相得益彰,共同为社会发展和增进国民福利的目标服务。政府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它可以引导、扶持、或抑制补充保障的发展。

10.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1)消灭贫困需要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贫困的消失,社会保障在解除贫困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救助直接面向贫困人口,为解除贫困人口及遭遇灾祸的人们提供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会直接起到缓解贫困的作用。

②社会保险主要面向劳动者,事实上直接起着预防贫困和减少贫困的作用。

③社会福利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实现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再分配政策,缓解了现实社会中的相对贫困。它还通过平抑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曲线,避免了生活大起大落的现象。

⑤社会保障制度还通过公共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服务措施,增进了全社会的福利,客观上缓解了贫困为人们带来的痛苦。

(2)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往往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基础,没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难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上消除贫困的举措,可以减少起点的不公平,保证机会的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1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需要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同时还应当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