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题录、书目、索引、提要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文献等级的掌握情况。教育文献的等级主要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一般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对教育文献的理解程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2.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

A. 课程日标的主导作用

B. 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

C. 管理者对课程的监拎

D.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答案】A

【解析】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教育日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其中,确定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 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己选择出来的日标进行筛选; 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日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因而,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 太学始建于何时? ( )

A.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B.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

C.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

D.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

【答案】A

4.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 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6. 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

A. 国民教育第一

B. 群众教育第一

C. 干部教育第一

D. 儿童教育第一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政策的考查。处于早日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政治目标,考虑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根据地有限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有所侧重的教育政策,即将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大批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去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

骨干。也就是说,干部教育是苏区教育最突出的地方,根据“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干部教育业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心。

7.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A. 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 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

8.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认知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考查。根据班杜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联结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的则是通过奖惩来养成行为习惯,不重视榜样的作用。

9. 创办“话经精舍”的是( )

A. 王守仁

B. 湛若水

C. 阮元

D. 朱熹

【答案】C

10.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