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答案】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1)社会网络的正功能
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小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例如,中国的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
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2)社会网络的负功能
①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②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它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
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2. 简要评价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答案】(1)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又称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
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而这一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就是霍曼斯。
(2)评价
①理论的优点
霍曼斯是在吸收许多思想家的思想并总结斯金纳心理学理论五个命题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命题。与原先的社会理论相比,更具有时代性和较强应用力。霍曼斯交换理论在20世纪的60年代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尤其是其成功命题和刺激命题,被广泛应用到薪酬制度当中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理性人的选择性,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②理论的不足
a. 心理还原主义。霍曼斯认为任何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基础,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都是心理学的解释,因而,他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交换行为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的。
b. 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基石是斯金纳的行为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很少能认识到人不同于动物的性质,将人的行为反应方式完全看成是一种动物式的“刺激一一反应”方式。
c. 把人的行为都看作是一种理性行为。霍曼斯将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引入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报酬,并将这种行为称作是精于计算的理性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很多行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一些非理性的偏好和习惯所决定的。
d. 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霍曼斯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趋于平等交换的系统,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和维持该原则的必要性。他没有认识到,不公平交换也是社会交换的一种形式,不公平交换恰恰是社会分化、权力产生的原因。因此,他对权力和公平性的研究也很不充分。
3. 简述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
【答案】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卞要包括:
(1)第二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由于意识形态导向和管理成本的存在,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所有的都提供。
(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已有的公共物品总会使一部分感到不够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人们可以选择在市场上寻求替代产品。但如果这种消费成本太高,大多数人不能够承担,可以通过第三部门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3)第二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弱势群体常常无力按市场价格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而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又往往小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第三部门的慈善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等所提供的无偿的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就会有助于弱
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
(4)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因为第三部门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一般不会故意从消费者信息不足的缺陷中获取利益一一而私人部门常常会有这种倾向。因此第三部门组织和消费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
(5)第二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三部门组织可以表达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和社会需求。在社会上,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利益诉求。这种诉求也可以通过组成第三部门组织来向社会合法地进行呼吁,这种途径更宽广因此也更容易实行。
(6)第三部门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私人部门的利己主义的行动特征深深影响着社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而第三部门中所体现出来的公民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等等,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4. 如何认识社会冲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本质区别?
【答案】(1)20世纪60年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现实社会问题时暴露出致命缺陷,作为其对立面的、具有激进和批判色彩的社会冲突理论得以发展并风靡一时。社会冲突理论继承和吸收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等社会学先驱有关冲突的思想,并借用了马克思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使用的一些概念,激烈地抨击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发展出一种用来考察和解释现实社会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的社会冲突模式。
(2)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一些冲突论者把马克思尊为理论先驱,声称自己是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追随者,并大量借用马克思使用的概念、术语,但还是应当看到,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在对冲突产生的根源、社会冲突的承担者、影响冲突的社会条件、社会冲突的类型和性质、冲突的社会作用及社会后果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都同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3)撇开深受齐美尔影响和带有明显的功能主义烙印的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不谈,仅就受马克思社会学传统影响较深的米尔斯和达伦多夫的冲突论来说,它们同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思想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他们的理论中充满了异化、利益、阶级、阶级压迫、阶级斗争等概念术语,同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时也表现出同马克思的分析之间具有一种形式上的相似性,但由于在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这一基本问题上,他们同马克思的看法有着本质分歧(米尔斯回避了经济因素对社会权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事实,达伦多夫则用权威地位取代了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从而导致在其他一系列环节上同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分道扬镰。因此,那种把社会冲突理论等同于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甚至看做是对马克思学说的发展的观点显然是一种理论误解或理论错觉。
5. 怎样理解从社会互动形式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1)齐美尔认为,既小能把社会理解为独立于个体的单纯客观过程,也不能把社会归结为个人行为,社会是由人们相互间互动过程实现的,它不仅包含着真实具体的个人行为,也表现为具有同样真实具体性的社会互动形式,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并可称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齐美尔认为把社会互动形式概括出来十分必要,因为只有把具有一般性的互动形式同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